善化者盡道,善教者盡德

證嚴上人於89/10/28記慈濟教育完全化之因緣與職志

       古哲云:「學校者,所以明道設教之地也。道,非任人所獨得,非有愚智遠邇,古今之間,學則至焉。」故學校之功用可謂大矣。

       又曰:「古之所謂學者,將明諸心,以盡物之理而濟世用,無濟於用者,則不學也。」此學以致用之理,古今皆然。

       而所謂道也者,教也者,學也者,用也者,一言以蔽之,教育也。

       教者,教而化之;育者,育而成之,教育者化成也。蓋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學校。故教育乃教化之所本,育才之所需,豈能須臾離也,學校之所珍者在此,教育之所貴者亦在此。

       證嚴致力於慈濟教育志業,忽焉已十一載矣,而教育完全化實為證嚴時刻所用心者也,蓋以教育非完全化無以竟教化之功,亦無以達育才之旨也。

       教育完全化者,全程也,全面也,全人也。全程者,環環相扣,節節相連,循序漸進,學程一貫也。全面者,由小而大,由淺而深,由專而博,器識之恢弘與時並進也。全人者,學術兼修,內外並重,身心均安,務期成其光風霽月之磊落人格與恭履實踐之篤厚君子也。

       慈濟教育志業自一九八九年慈濟護理專科學校之設立發其端,期間歷經慈濟醫學院之創辦暨慈濟護專之改制,可謂卓然有成矣。

       今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又榮獲教育部之核准改名為慈濟大學,與此並進者,慈濟大學實驗國民小學暨附屬中學亦立案招生,慈濟教育志業自托兒所、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碩士班、博士班,已粲然備矣,此皆各校校長暨全體師生齊心努力有以致之也,證嚴衷心祝福與無任感恩。

       「師道之不尊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韓愈之嘆即今之嘆,此千年一嘆,牽繫教育之興衰至大且鉅。先賢有云:「善化天下者,止於盡道而已;善教天下者,止於盡德而已;善勸天下者,止於盡功而已;善率天下者,止於盡力而已。」只此「盡」之一字,師道之不求尊而尊矣,教育之不求興而興矣。

       所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乃不證自明之理也。故學術非涵蓄無以養深;品德非渾厚無以養大。師者何僅止於傳道、授業、解惑而已矣?「德以柔之,教以諭之,禮以禁之,法以懲之」,皆師道之所應盡者也。

       值此慈濟教育志業完全化伊始之際,證嚴有所期望於教育者無他;深盼教育於全程化、全面化、全人化之歷程中,強化生命教育之仁、慎化慧命教育之智、重視性命教育之善,務使至善至仁至美之教化弘揚於天地之間。

       而證嚴有所期望於全體師長者,至盼所有師長不以經師為滿足,當以人師相期許;不以人師為滿足,當以作為指引學生之終身導師期許。言教與身教,教化與感化,皆明師所應兼容並蓄、力行實踐者也。

       至於證嚴有所期望於莘莘學子者,無非深盼全體學子,不浪擲青春、不空過時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者兼備,念茲在茲。當知進德修業,非廣取博采,無以融通萬物;非精思冥求,無以統貫旁通;非誠正謙和、明辨篤行,無以臻於至仁至善至美之勝境。

       莊子曰:「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於虛;夏蟲不可語於冰者,篤於時;曲士不可語於道者,束於教。」故惟其不受俗惑,不因境轉,不被名牽,不從利誘,則慈濟教化之良能,方能顯矣;教育完全化之價值,方能彰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或有人譏之為陳腔濫調,嗤之以鼻,但真理不因時遷而廢,理想不因勢改而頹。教化當戒立異,興學慎防爭奇。「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以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榮獲升格為慈濟大學暨慈濟教育志業完全化昂然起步之殊勝因緣,證嚴願以此教育職志,與全體師生共勉。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