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科技大學獲得教育部「USR社區關懷與高齡健康促進計畫」,整合跨系所老師設計課程,引導學生發掘老人照護問題和需求,主動研發和改良輔具,分別是「管路收納固定器」和「氣切管盛接容器」,可降低照護者的負荷,進而提升照護品質。醫療意外事件第三名,以鼻胃管居多。估計台灣吞嚥障礙人數在40萬上下,使用鼻胃管人數可能45至50萬人。慈科大研發的「管路收納固定器」,輕輕一轉就能把鼻胃管捲入收納,再夾在衣領上,讓老人家不再長著一條大象鼻子。重點是,可直接接上灌食空針或補充水分,不需將鼻胃管從收納固定器中卸除。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表示,已取得專利的「管路收納固定器」操作簡易,易清潔和消毒,可高度重覆利用,重量輕也不易造成壓瘡。既可降低管路滑脫機率,又能減少鼻胃管留置的老人家不必要的傷害。且臨床可行性高,適用於醫院、護理之家和安養機構,已吸引醫療院所詢問進一步合作。
慈科大研發「氣切管盛接容器」,考慮到重症病人和長期照護的老人,因腦部損傷或呼吸道等疾病因素,導致永久或暫時性無法自行呼吸,需進行氣管切開術。由於氣切造口是開放性,當病患咳嗽時,痰液隨之噴出,有可能透過空氣傳染病菌,以及照護者的工作負擔。即使臨床上多以領巾、紗布、防水紙或小藥杯來處理,但是,仍不能防止咳嗽噴痰。所以,護理系師生採用輕巧、防水、彈性佳的醫療用矽膠,研發氣切管盛接容器。上蓋採網狀設計、方便通氣,可直接對應氣切管端,操作簡易、方便清洗,又可重複使用。既可避免患者咳嗽噴痰,減少汙染風險,也能蒐集痰液,避免痰液浸潤、弄髒長者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