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慈濟大學陸續在北、中、南、東舉辦新生暨新生家長座談會,包括劉怡均校長、顏瑞鴻副校長、謝坤叡學務長以及各系師長們在各區親自與家長和新生面對面交流。而今天在花蓮區的座談會,還有一位88歲東語系碩士班新生廖素蟾全程參加。廖素蟾阿嬤今天在兒子的陪同下參加東區新生座談會,廖素蟾年輕時因為要協助家庭經濟,高中畢業後就北上工作,後又結婚生子展開另一個人生,在孩子們各有發展、先生退休後,重拾書本繼續研讀大學,今年又考上慈濟大學東語系碩士班。與人社院黃麗修院長以流利的日文交談,廖素蟾阿嬤表示,小學時曾讀過五年的日文,心中一直希望能繼續把課業完成,尤其是兒子和孫女也是日文相關科系畢業的,現在終於完成祖孫三代東語系的理想。陳瑞恆先生今天特別陪著媽媽參加座談會,並表示媽媽廖素蟾奉獻家庭一輩子,現在可以追求她的讀書夢,不只是生活有目標,更重要的是她完成夢想的精神和行動力,是後輩子孫的模範。而來自台東的公衛系新生宋宛蓁同學表示,透過這次座談會對慈大更認識,也更清楚公共衛生對部落的幫助和未來的就業,而她希望大學期間可以有機會參與國際志工服務,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每一區座談會家長最關心問題通常是「系上課程規劃」「興趣不合怎麼辦」「未來就業市場」等,由系上老師一一為大家說明。東區座談會上何昆益主秘向大家介紹「大學教育的願景」,並分享學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在這波疫情中,慈大教授帶著學生一起做抗體檢測試劑,並研發成功獲食藥署通過,學生在學期間就能學以致用,對社會做出貢獻。同時,還有教務處說明「專業學習與教務」,學校注重各系與業界的結合,目前規劃每一科系都必須實習,還有雙主修以及輔系等制度,幫助學生發展另一專長;人文處分享「人文與慈濟情」,慈誠懿德會不只在同學學習期間關懷和輔導,慈懿會更是孩子進入社會最大的支持力量,像是慈濟業師課程,將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與社會經驗與同學分享;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說明「國際事務交流介紹」,慈大有77間姊妹校,還有雙聯學位等,2019年補助380位學生前往26個國家,平均每十位就有一位同學有出國的機會。謝坤叡學務長向大家介紹慈大食衣住行,以及各項獎助學金的申請,包括慈濟基金會的揚帆起航助學計畫,成立四年來已經幫助了200多位學生。另外,學務處每學期都會安排成長性的工作坊,以及與人文處合作的業師計畫,輔導學生規劃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