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菲律賓專班,助外籍學子學習長照一技之長。(20201027)

根據衛生福利部估算,全台照服員約5萬多人,但是光居家照服員人力短缺就逾9,600人,可見基層照顧服務人員仍然是供不應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慈濟科技大學今年9月招生的第二屆日間部長期照護科菲律賓籍專班14人,延至10月20日才入境來台,需隔離14天後,11月4日到校上課。配合新南向政策,早在2019年9月起,慈科大首創二年制日間部長期照護科菲律賓籍專班,加上今年度入學新生,共招收32名菲律賓高中職畢業生,採公費全額助學制度,讓學生來台免費就讀長期照護科,採1:3的履約要求,也就是免費就學二年、需服務六年,畢業後由慈濟基金會分發至長期照顧機構,銜接政府大力推動的長照2.0政策。透過中文、英文、數學考試以及面試,慈科大從眾多考生篩選錄取了32位,其中,有21位學生都來自奧莫克大愛村,多是經濟弱勢的家庭,也就是2013年遭受海燕颱風侵襲,導致無家可歸的災民。所以,菲律賓籍學生不用負擔住宿、伙食、服裝、書籍等費用,每月還能領3,000至5,000元零用金,連入境的居留證、工作證、機票等費用也無須支付。平均每一名學生讀書二年,慈濟基金會需補助738,890元。畢業後直接分發到慈濟長照體系,相當於未來就業的保證。慈科大長期照護科主任湯麗君表示,菲律賓專班以培育「安全照顧、伴老如親」的高齡者健康照護基層服務人員為目標,畢業門檻規劃80個學分,預計學生畢業前能取得「丙級照顧服務員證照」、「基本生命救護術證照」以及「華語A2以上能力證照」,也就是協助老人家清潔移位、翻身餵食等生活照顧的重要能力。光是實習課程就多達16個學分,高達640個小時,包含基本照護、居家、機構、社區照護等,讓學生提前熟悉工作場域,參與照護失智、失能高齡者實務。

考慮到台灣長者多使用閩南語溝通,菲律賓專班學生加強學習國、台語版的照護過程常用專有名詞,醫院或機構的照護紀錄格式與內容,強化認識照護情境。同時,更善用慈科大教學環境,像是瑞智憶學苑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讓菲律賓籍學生身歷其境,反覆學習如何跟長輩互動,培養同理心。菲律賓籍學生Annarea camielle mendaoza尹安雅表示,因為海燕颱風摧毀家園,如今一家六口都住在奧莫克大愛村,「慈濟幫助我們很多」。原本打算在菲律賓讀大學會計系的安雅,不想錯過來台學習長照的難得機會,也很認真的學習長照專業,期待能發揮所長,更深刻體會到「珍惜擁有的,要知足才會快樂」!其實,大部分菲律賓籍學生當初入學理由多是「想幫助家人」,就是因為可來台免費讀書,又能學習一技之長。所以,每個月3,000至5,000元零用金,學生捨不得花在自己身上,大半都省下來,主動分擔家計,讓長照科主任湯麗君既感動又難以忘懷。菲律賓籍學生分外珍惜公費求學機會,所以,學習態度也積極。在專業能力提升之餘,慈科大也安排許多人文課程,像是環保站回收體驗、志工服務等,讓學生懂得付出,以感恩、尊重、愛來對待長輩,才能在長照服務中找到意義和價值。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