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日日都是地球日,氣候變遷的速度是不是會不一樣?
臺南慈濟高中長年來規劃環保的課程和活動,每年總會用多元的方式增強師生實踐環保的意念!

由人文講座拉開序幕,包含邀請YouTuber找蔬食來談由葷轉素的體驗、慈濟基金會黃靜恩女士談個人與世界的一念之間,再連結到4月21日由慈濟志工們在慈懿日推動的環保益智闖關及蔬食手作的活動,讓學生們從益智遊戲領略環保議題,也能將簡易的蔬食三明治學起來,平時可自己準備蔬食早餐。

環保益智闖關以國二學生為主體,由國二各班慈誠爸爸懿德媽媽、衛生組長、高中學生志工及人文室共同策劃,讓環保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更拉近孩子們與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的關係!
慈懿會設計的環保闖關除了使用回收物設計外,其中有呼應當今的缺水危機,國二的懿德媽媽展示六張水資源相關海報,並於闖關開始先說明水資源的危機,才開始進行同心協力的運水集水遊戲。
此外,衛生組林昱汝組長結合慈濟環保三十所發布的布展內容和kAHOO線上即時問答遊戲,讓國二學生以平板分組搶答,既刺激又可快速吸收慈濟環保概念及新知!

當然,環保重在實踐,絕對不僅止於活動而已!國二導師們帶動全國二年段共同執行台灣地球日粉絲頁所推動的「修復我們的地球-51個修復方式」,滿滿的51項地球公民於食衣住行育樂方面應實踐的環保行動,自4月21日闖關開始,執行5周,變成一場環保積分賽,大家一起從學校和家庭做起,才能將遊戲中獲得的啟發延續下去!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今天,由庶務組、衛生組及人文室共同號召老師和學生,希望大家一起搶救缺水的校園植栽,希望更多師生自願善用集中的洗手水,認養澆灌校園植栽,與大地一起共生息!各班班長聽完說明會,高中部紛紛前來詢問細節,高一包容班更直接認養班級前的中庭區塊,並願意配合衛生組做澆灌的紀錄及植栽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