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休業式 大哉教育行善念

原以為2月延後開學後,一切會更好,沒想到5月份疫情直轉直上,停課,師生無法面對面叮嚀、道感恩,休業式可以如何辦理?除了回顧這學期的學習點滴,休業式還可以帶給學生什麼不一樣的學習?在7月2日學期的最後一天,雖然學生無法到校,但為了讓孩子感受師長對他們愛與祝福,慈大附中特別精心規劃「疫情下不一樣的休業式」,整個休業式以「感恩為始,以大哉教育行善為終」師生穿著制服,如禮如儀齊聚線上,共同上這學期最後一堂課,期許孩子在課程中除了領受校長及師長的愛與期勉外,能感恩、並知福、惜福再造福,行善利益群生。

休業式典禮在上課鐘聲及校歌中開啟,透過「走過這一學期」影片,除了回顧5月18日前同學們在校園中歡樂的學習足跡,更透過影片呈現從5月19日學校開始停課後,校園中雖然沒了學生,但師長們為了讓孩子停課不停學,一連串的會議、線上研習、備課,除了自己熟悉線上教學操作流程外,更要教導孩子如何使用學習載具上課、繳交作業或報告等,而更顯忙碌的身影。引導孩子們在開心迎接暑假之際,更要懂得感恩停課期間師長與家長們的陪伴與付出。

國小部家長因為孩子小感受最深,特別是陪伴孩子看到影片中老師在停課後,一連串的備課與努力後,一年二班的家長特別頒發一張「花蓮慈大附小 最佳教學團隊獎」給國小部全體老師,感恩老師努力推動多元、創新的遠距教學,這是對老師們最大肯定。國二善解班周士甯同學的媽媽表示,今天的線上休業式,帶孩子們回顧這些日子,但更重要的是把善的種子種進孩子的心田,很有意義。

接著就是正式的人文課—疫情下的大哉教育,影片中看到醫護人員不畏病毒,與病患一起努力對抗,雖然要與年幼的子女們分隔而不捨,但使命感讓他們有勇氣及責任守護全台的健康,真心感謝所有的醫護及警消人員,有您們真好!國小部483位學生中有128位是醫護人員的孩子,所以當孩子看到影片中醫護人員為了防疫,隔著玻璃門,無法跟家人相聚,甚至抱抱孩子時,真的很感動與感恩。四年二班劉振梧提到,如果家人僅隔一到玻璃們卻無法相聚,那是非常心疼的一刻;一年三班楊宇鈞媽媽是慈濟醫院護理人員,他說媽媽一直在醫院很忙碌,也很擔心媽咪的安全,一回到家,他想抱抱媽咪,媽咪都不讓他靠近,她一回家立刻脫下衣服洗澡,才能跟孩子接觸。媽媽同樣是慈濟醫院護理人員的一年四班洪懿恩,雖然擔心媽媽的安全,也希望媽媽在家陪她,但她知道媽媽的辛苦,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待在家中不外出,這就是感恩媽媽、送媽媽最好的禮物。

李玲惠校長也勉勵及提醒大家,這波疫情正好是我們實施大哉教育最好的時機,可重新思考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萬物及人與世界的關係,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自己有餘力多幫助他人,不怕力量微弱,只怕不願發心;只要付出行動,就有辦法助人,助長善的力量,讓社會更祥和。最後校長勉勵大家,暑假期間隨時充實自己,增長善知識、更有智慧。並帶領全校師一起唱出「祈禱」,特別在全球疫情嚴峻的此時,「祈求平安吉祥滿人間」「祈求天下無災、歲歲年年」,更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標。

休業式特別安排了導師時間,讓班級師生透過雲端溫馨互動。國小部三年二班蘇盈方老師帶著學生透過Jamboard給同學鼓勵與讚美,也回顧整學期重要活動對自己的意義。國小部一年四班余宛蒨老師設計一張獎狀帶著孩子在最後感謝爸爸媽媽這一段時間陪伴學習,引導孩子思考如果沒有家長在家陪伴他們也很難順利完成線上學習。導師們透過導師時間給孩子們最好的感恩教育。

線上休業式在師生合唱校歌聲中畫下句點。高一知足班有些學生在唱校歌時感性地落淚了,雖然因為網路傳輸速度而使每個孩子的歌聲拍點有差異,但孩子們愛學校、愛老師的那份心意卻無差別。因為班上有學生將出國成為國際交換學生,廖逸貞老師也引導班上學生利用機會彼此祝福。

這是一場結合生命教育與感恩教育的最後一堂人文課,也是一場連家長都能參與,且令人感動的休業式。慈大附中的每位師長,除了具備教學專業,更努力用心為世界培育「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國際人才。

  線上休業式在祈禱及校歌中完成溫馨的儀式,期望師生們早日校園見,祝大家平安、健康、幸福!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