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菜市仔桌遊~慈濟科技大學帶動社區長輩舒展筋骨。(20190327)

一班三.jpg一班貳.jpg一般一.jpg慈濟科技大學專為銀髮族設計研發的台版大富翁「來去菜市仔」桌遊,這並非單一的志工服務、社區互動,而是慈科大和花蓮縣衛生局合作,刻意選在最貼近阿公阿嬤日常生活的土地公廟附近,每週固定二次的失智關懷據點。由衛生所透過家訪、評估失智篩檢、協助到院確診、與家屬溝通,邀請長輩參與失智關懷據點活動,進一步掌握社區失智長輩現況,繼而由慈濟科技大學負責課程規劃和社區帶動。

運動是最有效延緩失智退化的方法,慈科大同學帶動彈力帶操,讓長輩動動筋骨。而桌遊遊戲不但有放大版的骰子,還把以往的機會、命運卡,全換成蔬菜、水果、魚、肉、百貨、服飾等菜市仔常見東西,模擬實際到菜市場買菜,刺激老人家多動腦。連九十多歲的阿嬤,也笑稱賺到足歡喜。

慈濟大學創新課程,帶領學生探索花蓮文創產業園區。(20190326)

一般一.jpg慈濟大學推動「創新設計學院」計畫,邀請台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教授擔任顧問,成立三創教學教師社群。此計畫長期目標是培育創新創業團隊,中期目標成立三創微學程,希冀未來開設更多元的課程供同學學習。課程主題含括創新設計、永續生活設計、綠色公民經濟等。

慈大創新課程走出教室,帶領學生實際至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進行空間探索,讓同學們仔細觀察、發掘各個建築物的特色,思考與我們平常所見的建築物有何不同。本次演說邀請到校外專家林碧絹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建築與空間元素的關係。介紹音、光、色彩、材料是建築空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接著詳細對於聲音、光線、色彩及材料個別說明基本概念,並舉出各國建築物運用這些元素來達成何種效果。以德國柏林GSW大廈為例,建造外循環式雙層玻璃幕牆,並在幕牆間設置彩色遮陽折板,形成建築的標誌性,同時具有良好隔音效果,這就是音環境基本概念最好的實例。藉由理論與實務結合的上課方式,讓上課同學們獲益良多。

慈濟大學傳統路跑~看見10公里最美風景。(20190323)

一般一.jpg一班三.jpg一班貳.jpg慈濟大學第25屆十公里路跑今天早上六點半起跑,大家從慈濟大學跑回慈濟靜思精舍,包括學生、教職員、校友、慈懿會共有超過六百人參加。沿途慈大設有加水站、並有慈懿會和同學組成的加油隊,讓選手們可以充電再出發。隨著慈大國際化,今年有美國、德國、日本、斯洛伐克、南非等外籍生參加,「Amazing!(令人驚嘆)」是大家對十公里路跑的共同感受。

慈濟大學十公里路跑是創校至今的傳統比賽,跑步不只是大學生活的一個過程,未來還會成為求職生涯的履歷表,運動不只是對身體好,更能讓腦子清楚,期許大家保持運動的習慣,年年參加十公里賽跑。

慈大附中與慈濟大學、元智大學、慈濟科技大學簽訂策略聯盟,啟動大學先修AP課程。(20190323)

一般一.jpg一班三.jpg一班貳.jpg慈大附中與慈濟大學、元智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四校師長齊聚慈中演藝廳,舉辦「AP課程聯盟簽約」暨「未來趨勢人才培育講座」,現場擠滿見證簽約及聆聽講座的家長、老師、學生。

慈大附中身為高中優質化新課綱前導學校,已經試行多元選修,藉由中學與三所大學簽訂策略聯盟,共享教學資源,期藉由緊密的校際結合,未來孩子們在高中階段將能選修大學先修(AP)課程,帶著預先修習的學分進入大學,縮短大學修習年限,提升與業界接軌的成效,延伸規劃海外實習或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