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舉辦藝術饗宴,感恩回首慈濟五十三周年及創校二十周年。(20190427)

一班三.jpg一般一.jpg一班貳.jpg今年適逢慈濟五十三周年,慈大附中創校即將滿二十周年,慈大附中親師生三百餘人在花蓮靜思堂,以「感恩祈願」為主題,由兩百位小學、國中、高中同學登台演出,以手語的真善美,曲曲扣人心弦的長笛、弦樂、國樂,力與美結合的國術、舞蹈,來演繹述說慈濟故事。    證嚴法師創辦慈濟學校的理念,是為了讓這個社會注入一股清流,讓孩子能為社會注入一股清新的氣息,藉由音樂會的演出,看到這二十年來的教育成長過程。

來自波蘭的弦樂指導馬士杰老師表示,學生能在這麼有人文氛圍的場地演出曲曲扣人心弦的樂章,真是令人感動。慈大附中親師生,虔誠一念心感恩回首,不論是成立一年的直笛團和弦樂團,或者是獲得108年花蓮第一的國樂隊、管樂隊和舞蹈隊,以及揚名全國的國術隊等,均在人文薰陶裡,願將此展演獻給師公     上人和慈濟基金會,以純美的藝術人文來祈願祝福東非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等地,以及感恩十方大德的護持。

榮獲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世界影響力大學排名全球第67名、全台第一,慈濟大學舉辦慈濟53:教育的感恩與成果典禮,感恩社會大眾鼓勵。(20190426)


一般一.jpg一班貳.jpg一班三.jpg甫獲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世界影響力大學排名全球第67名,全台第一的慈濟大學,今天在花蓮靜思堂舉辦「慈濟53:教育的感恩與成果」典禮,感恩慈濟各志業體、慈誠懿德會、慈濟人及社會大眾的支持,同時讓與會的近千位嘉賓共同見證不一樣的全球排名,不一樣的教育力量。典禮開始,由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分享「慈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而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台北醫學大學閻雲校長、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區鄭柏霖總經理及慈濟美國總會曾慈慧副執行長也都透過影片表達對於慈大的肯定與祝福。為了恭賀慈濟大學,慈濟大學附屬中學國術社現場表演國術、慈濟科技大學原音合唱團以歌聲恭賀,慈濟大學國際學生今天也穿上傳統服裝感謝慈大提供良好優質的教育,國際學生有300多人來自20個國家,感恩慈大像一家人般照顧他們。

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和陳紹明副總頒發慈悲喜捨銅像予慈濟大學,由慈大王本榮校長和劉怡均副校長代表學校接受。六位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帶來印證基金會的祝福,並由印證基金會王端正和杜俊元董事致贈「法脈宗門綱要卷軸」,卷軸記錄從1963年到2019年的慈濟重大紀事,其中慈濟大學榮獲世界大學社會影響力排名第67名、台灣第一也列入「法脈宗門綱要卷軸」裡。慈大榮獲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世界影響力大學名列前茅,是以聯合國的永續發展指標為評比,包括環保、社會責任和全球暖化以及改善人類的不平等等,聯合國重視的全球議題,也是慈大的學風、教風和校風,    證嚴法師給我們的教學目標極為明確,專業與人文並重,跟著慈濟四大志業的腳步,帶著學生從服務中實踐專業。

慈濟科技大學與慈濟基金會舉辦2019慈悲科技創新競賽,邀請愛心構想王踴躍參賽。(20190424)

一般一.jpg一班貳.jpg一班三.jpg慈濟科技大學與慈濟基金會為鼓勵青年勇於追逐理想及自我實踐,共同舉辦慈悲科技創新競賽。競賽今年邁入第三年,主辦單位為讓有意參賽的大專院校師生了解競賽宗旨與相關規定,於北中南東五所學校舉辦說明會,期待大家發揮慈善心及創造力,共同來參賽。慈悲科技意指「慈悲有智慧,科技有人文」,以去年第一名和第二名作品介紹而言:第一名是將電漿自動活化水科技運用在生技農業,分析植物生長過程中,依照所需要養分,適時給予肥料。而第二名「心心相繫」則是從滾珠瓶概念,發想為棉花棒結合藥水瓶,接頭還能因應不同需求更換,因此不論是居家使用,抑或隨身攜帶都極為方便。

今年第三屆競賽內容將延續前兩屆,以環保為主題,依舊從環保5R,即為不用、少用、重覆、再利用與回收有大用等五項出發,參賽作品必須符合其中兩項。自選主題兩類個別為「慈善類」及「醫療類」:慈善部分以賑災使用或人文關懷,改善弱勢族群、偏鄉地區日常生活產品為主;醫療部分除可以長照2.0,進行研發解決銀髮族、身心障礙者生理健康或日常照護產品以外,也可以就改善醫療職業環境,提升病人安全,供居家照護者使用的產品發想。「2019第三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報名自6月1日至7月12日止,歡迎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學生組隊報名參加,競賽相關資訊,請上官網www.visonfuture.org.tw

臺南慈濟高中在世界地球日當天舉辦與野共生護大地、環保學習跨領域系列活動。(20190422)

一班三.jpg一班貳.jpg一般一.jpg臺南慈中在世界地球日以動、靜態課程、同仁讀書會,以及掃街志工服務等方式,讓親師生重視環保並實踐於生活中。國中部以2019世界地球日「與野共生」主題融入生命教育課程,期待學生們重視自家陽台、頂樓及公園的環境,讓蜜蜂、蝙蝠、鳥類、蚯蚓等有適合的住所,從身邊出發,一起認識居住環境的生物鄰居,並與牠們和諧相處。

高中部生命教育課程則是結合班聯會成員及福慧志工隊,學生團體設計「綠色奇蹟、環教傳奇」,以健康促進及環保議題為主,由班聯會帶著大家以校園為教室,進行動態闖關活動,一同將環保知識以趣味化方式呈現。慈濟校園已實踐環保回收,學校總務處認真維護花草樹木,學生透過活動能接觸多元的環保主題,又能提升班級成員向心力。期待透過地球日活動,讓師生們經營自身的友善環境,整個校園都是環境友善區,日日都是地球日。

慈瑞共學~慈大附中與瑞北國小舉辦校際交流活動,拓展學生視野。(20190423)

一班三.jpg一班貳一般一.png慈大附中國小部四年級七十多位師生走出教室,與花蓮縣瑞穗鄉瑞北國小舉行校際交流,透過特色表演、竹槍實作、木工製作、射箭體驗等課程學習,兩校師生熱情互動,彼此有更多機會認識多元文化價值。

抵達瑞穗鄉瑞北國小,全體師生身著布農族服飾,以熱情的歡呼,傳統歌謠表演「八部合音」,迎接慈小師生的到來。瑞北國小的學生多來自萬榮鄉的原住民,尤以布農族最多,學生真誠而善良。而慈小國術隊也展現精湛的演出,兩校學生以活潑熱情之姿,建立深厚的情誼。現場台北市立動物園劇團藉由戲劇傳達「勿擅自收養野生動物」的保育觀念,並設計多項豐富有趣的闖關活動,向學生介紹穿山甲、石虎、台灣黑熊等台灣特有種生物。學生們睜大雙眼,仔細觀察保育員手上的動物標本,從而瞭解瀕臨危機生物的處境,保護動物的意念已悄然深植孩子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