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接軌職場,參訪華碩拓展就業媒合視野。(20200121)

一般一一般二一班三慈濟大學利用寒假期間辦理慈濟業師計畫企業參訪,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與珀輔電腦公司總經理張嘉澍二位業師特別安排「全球頂尖世界品牌-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參訪活動」,開啟同學們學習在數位新世代市場強烈競爭下,如何以品牌產業發展與現代創新的概念領導企業,啟發青年接軌企業創新的視野。對於日後有意願朝電腦品牌產業發展的學生,能進一步深入瞭解企業文化與核心價值對新人選用的標準後,提供學生就業媒合的目標與機會。從報名系統很快就額滿,顯示此活動對師生的吸引力,華碩公司幹部精心規劃參訪行程,包括公司簡報、QTR(新產品開發基地)參訪以及QA雙向溝通與心得回饋。首先由企劃部陳進展(Ace)處長進行公司簡報,陳處長感性又有邏輯地融合公司經營理念、公司經營歷程、社會公益實踐用真實案例故事、影音檔等來呈現華碩的榮耀。透由「ASUS」如何發音的採訪影片中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學會如何正確的發音說出ASUS,無形中拉近了人們跟華碩的連結。陳處長更提醒同學們,求職要具備「ASK」的實力,分別代表Attitude、Skill和Knowledge,除了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外,良好的態度更是公司選才時的主要考量,鼓勵學生們從現在開始累積自己的ASK。

張嘉澍業師則表示,企業參訪絕不是走馬看花,期許同學們能觀摩企業員工對於工作戰戰兢兢的理念,培養平時良好的學習態度。傳播系2年級的游安莛同學回饋表示,華碩參訪讓我收穫最多的是企劃部處長Ace哥演講時的台風及簡報的流暢吸睛,因為自己所學科系的領域與華碩幾乎不相關,但藉由Ace哥的分享可以知道,只要努力去做,即使所學並非該專業領域的科系,依然能闖出一條康莊大道。分遺系2年級的學生林承駿表示,最深刻的是企業對品質的高標準,許多都是不曾想過的檢測,從氣壓、溫度到使用壽命,透過參訪讓自己增長了不少知識。

感恩在心溫暖圍爐,臺南慈中參與臺南歲末發放。(20200112)

一班一一班二一班三今天臺南靜思堂舉辦一年一度感恩戶歲末發放暨圍爐,廣場裡環繞著新年音樂,充滿過年的熱鬧氣氛,人人都感受到無限的活力與親切,感覺新的一年充滿新希望。臺南慈濟高中姚智化校長與10位老師,利用假日的時間,來到靜思堂當志工,協助書法、義剪、花道、靜思料理、義診、接待、環保DIY手作等分站定點服務,師長們用最恭敬的姿態,帶著歡喜的笑容迎接感恩戶,希望能將溫情傳遞給所有人。在義剪區的淑青老師與美蓮老師,掃去感恩戶們剪落的煩惱絲之餘,仍用心觀察理髮師們的付出:「曼都髮廊的理髮師們的熱情與用心,讓我們深受感動。他們不但沒有因為假日起了一大早而顯得沒精神,仍是非常熱情地積極招呼感恩戶,並細心地詢問他們需要怎麼修剪。從他們身上看見把握分秒付出不空過的行動例證。」

「所有看似簡單的事情,都有著不容易的地方。在靜思料理區跟著師姊們做巧克力番茄糖葫蘆,要先將番茄洗乾淨,洗完後還要把番茄一顆、一顆地擦乾,因為師姊們說,這樣巧克力才能順利地包覆在番茄上。而且在擦的過程中,還要留意不能太大力,不然可能會破壞番茄外表。」蔡宜珊老師從中學習到,任何看似簡單的事情,都要用細心與耐心,讓收到的感恩戶,看到糖葫蘆即起歡喜心,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慈大師生前往清邁大學交流。(20200115)

一二三今天慈濟大學國際接待服務隊前往泰國姐妹校清邁大學進行交流,兩校在交流過程中相談甚歡並期許以後雙方再進行參訪與交流。慈濟大學國際接待服務隊18位學生,在國際處蔡宜靜以及楊青穎二位組長帶領下,前往清邁大學進行參訪交流。團隊先是搭乘清邁大學的遊園車參訪清邁大學校區的景點及各院所。緊接著與清邁大學各行政單位代表以及學生會代表進行交流。由清邁大學的Amnat Yousukh副校長代表校方,偕同Ronnaphob Uaphanthasath校長特助、Atchara Sriplakich學生素質發展處處長、Sutthinee Chatyalak國際學生發展與輔導組組長、Auttapol Khuankom獎學金與諮商組組長、學生會會長以及學生代表等人與慈濟大學進行雙向交流。

國際接待服務隊帶隊老師蔡宜靜表示,兩校在價值觀與理念上有許多的共同點,例如:校園實踐「永續發展」,以及注重學生品德等。她期望兩校往後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國際接待服務隊隊長李旻佑則表示上一回清邁大學副校長來慈大有幸參與接待,因此這次來到清邁大學看到熟悉的人感覺很親切,參訪時能從學院建築看出其特色,很榮幸能參與這次交流。清邁大學Amnat Yousukh副校長表示去年九月拜訪慈濟大學,參訪了慈大的模擬醫學中心及了解慈大師生的志工活動、參訪大愛電視臺與花蓮環保教育站等都讓他印象深刻,並期望往後有機會將自己的學生帶往慈濟大學進行交流學習及志工活動。清邁大學護理學院和慈濟大學護理系近年來一直維持著師生間的實質交流,進行移地教學以及實習活動,期待兩校之間未來還更深更廣的交流合作。

慈大附中舉辦幼兒園成果發表,說演逗唱樣樣行。(20200114)

一班一一般二一班三「小寶貝,你好棒!」「爸爸媽媽,我在這裡!」小小的手,用力在舞台上揮著,手機、相機、攝影機在舞台前閃個不停,這是一年一度熱鬧精彩的慈大附中附設幼兒園「班級暨課後才藝成果發表會」!連著兩天演藝廳現場座無虛席,700多位家長觀眾蒞臨,專注看著台上小寶貝自信又大方的演出,欣慰地直呼看到寶貝的成長,真的慶幸自己能為孩子選擇慈幼這樣優質的學習園地。李玲惠校長表示,慈大附幼是真正落實生活、培養素養的優質環境,每年透過動態、靜態成果發表會,呈現各班主題教學的內涵,所有表演節目,都是由小朋友討論決定主題、老師陪伴引領,結合生活題材,帶領孩子展開各探索,融合生活、科學、藝術、英文、律動等活動,乃至融入國際文化的議題,以統整的觀點實踐課程,協助小朋友建構生活的意義,培養各種能力與素養。

精采的成果發表會由舞蹈班靈巧的「芭蕾二部曲、波爾卡舞曲」展開序幕,接著由各班以戲劇、歌唱、節奏,展現學習主題,有包容班的「蘇菲愛唱歌」、大愛班的「小藍和小黃」、感恩班的「再現蝴蝶王國」、合心班的「香蕉國王」,小小孩的萌樣,認真專注的表演神情,各個節目一上台都贏得熱烈的掌聲。慈小莊春紅老師提到,慈幼孩子的表現,不只台上精彩,在台下更是令人讚嘆。多位在後台協助換裝的慈小老師,看到孩子們整齊的書包擺放、有條不紊服裝更換、安靜的等待模樣,紛紛豎起大拇指按讚,感恩慈幼師長用心為孩子打下良好的生活習慣基礎,而慈小接續培養孩子的人文氣質及多元才藝,每年成果發表會邀請慈小、慈中的慈幼校友擔任,從小主持人身上所散發的氣質,可以看到慈濟教育的力量。

慈科大OSCE期末考,比照國家考場真實考驗。(20200117)

一班三一般二一班一對護理系學生來說,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期末考,堪稱超高難度的大魔王關卡。光是把病史詢問、身體評估、護理指導排列組合,就能變化出上百種情境考題,考驗的不是死讀書的背誦能力,而是要把學理和實務融會貫通,還得補強邏輯思考、思辨能力和溝通協調。即使是已取得護理師國考執照的學生,也得熬夜通宵,精神緊繃!因為,OSCE與一般印象中的課堂筆試,或假人模型的技術考截然不同。考前五分鐘,學生隨機抽選16個號碼。再排隊依序站在對應的號碼門(臨床測驗站)前,在60秒內讀完病歷和醫囑。然後進入病房,面對考官(護理系老師)和標準化病人。有的是準備待產的孕婦,要做溫和生產;有的是情緒不穩定、大呼小叫的病人;有的是不知道如何幫小嬰兒沐浴的新手媽媽;還有得執行飯前血糖檢測,並提供適當醫療處置的糖尿病患。

比照國家考場規模的慈濟科技大學OSCE護理臨床技能中心,擁有16間模擬醫院的病房設施。除了必備的監聽、攝影設備、標準病人集合空間,也透過不同出入口,避免考生接觸與洩題的可能性。甚至,還有專屬於考官的特殊走道,在完全不影響考生應試的前提下,考官可戴上耳機、透過單面鏡,看到每一床考試實況,還全程錄影,確保OSCE考試的公平和公正性。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主任張紀萍表示,融入OSCE課程設計的有基本護理學、內外科護理學、產兒科護理學、精神與社區衛生護理學四大類,全都是護理師國家執照考試的重點科目。OSCE強調以病人為中心,能增加學生臨床反應、技能與溝通能力,和以往技術導向、只面對假人模型的教學模式,更增添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