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跨文化課程,吸引4國25師生首度來台。(20190816)

一班一.jpg一般二.jpg慈濟科技大學舉辦2019服務學習、人文及跨文化課程,本課程不只安排華語課程、茶道、書法、地方美食DIY、原住民族服體驗,還讓姊妹校師生到榮民之家服務、資源回收分類,感受服務學習的價值與意義,吸引4國5校25師生參與,個別來自菲律賓、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從2012年起,慈濟科技大學每年廣邀姊妹校師生來台參與「服務學習、人文與跨文化課程」,也讓學生認識各國特色,培養世界觀。

姊妹校師生首度踏入榮民之家,準備「折り紙」活動,也就是日本傳統摺紙,教爺爺奶奶摺出五顏六色的愛心、紙飛機,可愛的造型讓阿公阿嬤心花怒放,還爭相與學生合照,彼此互動親密,彷彿沒有年齡和語言的代溝;文化體驗部分,慈濟科技大學讓姊妹校師生製作春捲、炸杏鮑菇、地瓜圓,不只是容易上手的家常菜,也是台灣夜市常見的小吃。原住民族博物館展出16族文物,還有逼真的蠟像,再現當時生活情況,讓姊妹校師生大開眼界。也穿上阿美族傳統服飾,跟著音樂唱跳,感受熱鬧的節慶氣氛;踏入慈濟環保教育站,成堆的回收物和未清洗乾淨散發的惡臭,讓人退避三舍,姊妹校師生親手回收分類後,忍不住感嘆日常生活中竟製造這麼多垃圾。菲律賓棉蘭老大學學生Jhon Cesar Bautista表示,菲律賓雖然有資源回收的觀念,不過並不普及,大多還是直接將垃圾和回收物丟在一起,來環保站體驗後,才了解到「清淨在源頭」的重要,未來也會多使用環保餐具,並和身邊的朋友分享。

 

培育中醫優秀青年,慈濟大學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為中醫藥傳承合作與交流 。 (20190826)

一班一.jpg一般二.jpg一班三.jpg南京中醫藥大學28位師生由副校長孫志廣帶隊到慈濟大學,在8月26日到31日期間進行訪學交流,期待在兩岸共同合作研究下,發揚中醫藥文化,培育中醫人才。曾經至南中醫參加暑期交流活動的慈大後中醫學系李政偉等人,協助這次交流活動,李政偉同學在2017年、2019年參加南京中醫藥大學的交流團,他在南中醫學習該校的中醫如何分科,中藥炮製等,最難得是有機會可以跟診三天。慈濟大學與南京中醫藥大學自2016年5月簽訂學術交流協定以來,每年進行師生交流互訪。南中醫是中國江蘇省屬重點大學,與廣州、上海、北京、成都四所中醫藥大學齊名,亦是中國大陸首5所的中醫藥院校其中一所。

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孫志廣致詞表示,雖然和慈大自2016年才開始交流協定,但兩校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像是南京中國醫藥大學也有西醫系,強調中西醫的整合,慈濟強調奉獻、利他、慈悲為懷的教育理念,與南京中醫藥大學的「仁德、仁術、仁人」的理念相通。慈大醫學院楊仁宏院長歡迎這群遠道而來的貴賓,楊仁宏院長致詞,中醫起源在中國,南京中醫藥大學有豐厚的中醫藥學特色,慈濟後中醫學系今年才第七年,有很多要跟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的地方,兩校除了師生互訪外,未來慈濟大學、慈濟醫療,將和南京中醫學大學三方進行協議,希望一起在中醫藥學術和產業發展裡合作。而慈大雖然年輕但在今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榮獲全球第67名,居台灣各大學之冠,最主要原因是慈大堅持自己的人文特色,希望兩校互相學習彼此優點,共同培育優秀的青年人才。

慈科大舉辦2019小南丁格爾護理體驗營,國中生首度扮演護理師。(20190823)

一般二.jpg一般一.jpg一班三.jpg今天由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導、財團法人聯新文教基金會、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共同舉辦的2019小南丁格爾護理體驗營,讓38位國中生首度扮演病患和護理師。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護理工作雖然辛苦,但與人互動是有溫度的,鼓勵大家要努力向上,學習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護理工作很有成就感,透過活動體驗護理人員的服務精神,也能讓學生們判斷是否適合從事護理工作。

營隊學員們參觀慈濟科技大學兒科護理實驗室、產科護理實驗室、健康評估實驗室、OSCE教室,體驗3D酒駕眼鏡、孕婦懷胎、老人失能、新生兒換尿布等,模擬護理人員的臨床挑戰。學生兩人一組,輪流扮演病人和護理師,為對方聽診;首度體驗幫模擬嬰兒換尿布、穿衣服;以及穿上老人體驗裝備,才能同理阿公阿嬤行動不便等。2019小南丁格爾護理體驗營有學有玩,孩子直說有趣極了。

慈濟科技大學108學年度新生註冊,報到率高達九成六。(20190820)

一般一.jpg一般二.jpg一班三.jpg今天慈濟科技大學舉辦108學年度新生註冊,共有718位新生報到,報到率高達96.2%。為了減輕全台各地學子長途奔波的辛勞,慈濟科技大學特地在台北、台中、高雄與花蓮四地,同步舉辦新生註冊,方便學生就近繳交畢業證書、申請獎助學金,並現場套量制服尺寸。

108學年度首度招生的30名新住民公費生,以及續招的100名原住民公費生,有志一同地視慈濟科大為升學首選。因為,一旦錄取原住民或新住民專班,未來五年求學不用負擔學雜費、住宿、伙食、服裝、書籍等相關費用。甚至,每個月還能領3,000至5,000元生活津貼。畢業後,還有六家慈濟醫院可挑選分發單位,相當於就業的保證。不少家長直言,護理工作穩定,加上師資優秀、設備完善,推薦並支持孩子來花蓮就讀,慈濟科技大學辦學好,口碑佳,極為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

慈濟大學柬埔寨華語人文營圓滿成功,學員華文進步良多。(20190813)

一班三一班一一般二慈濟大學「第二屆柬埔寨華語人文營」今天舉辦圓緣典禮,學員大多數人是第一次來到台灣,感受到台灣豐富文化和自然之美,慈濟早在1994年就到柬埔寨賑災,近幾年來在當地有義診和發放活動,而今年十一月慈濟將會到馬德旺義診,華語營的學員表示願意在當地義診時擔任翻譯人員,學以致用,成為台灣和柬埔寨之間的溝通橋樑,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

從8月5日到14日,華語中心安排靜思語教學、華語課程、中國文化課程、慈濟人文、志工實務、文化采風等。適逢8月8日父親節,還有特別節目「父母恩重難報經」,讓親子間有機會說說內心話。華文在柬埔寨愈來愈夯,當地華人更是致力於延續中華文化,教導新世代說華文,這次來的七十位學員包括有柬埔寨華人和柬埔寨人,年齡層分布極廣,還有家人一起報名參加。學員18歲的林源興和父親林張參加華語營,父子倆這幾天一同上課,一起拿到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