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109學年度醫學系繁星、申請入學均採計國英數自4科,國際暨跨領域學院新增國際服務產業管理學士學程。(20190920)

一般一.jpg一般二.jpg自108學年起,大學學測個人申請至多採計4科。慈濟大學近日經招生委員會決議,109學年度醫學系繁星、申請入學都將採計國文、英文、數學、自然4科,詳細資料仍以大學招聯會公告的簡章為準。醫學系向來是不少頂尖高中生的首選,慈濟大學醫學系陳宗鷹主任表示,慈大醫學系強調專業、重視人文關懷,經評估後,認為原本採計社會科目的面向,例如:世界公民觀念、同理心等面向,皆包含於慈濟大學醫學系之面試內容,同時現今國文科目的考試內容多樣化,具備溝通與表達等醫師人才養成之所需,因此在符合學校發展與培養良醫的目標之下,自109學年度決定改採國文,而非採計社會。

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則全新推出「國際服務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預計109學年正式招收24名。該學程除重視第二外語及服務業管理等專業外,更強調人文禮儀與媒體資訊之素養。藉由紮實的課程培育與多元豐富的業師教導,建立學生「國際視野、正直領導、問題解決」之核心能力。在學期間安排為期一年之實習以落實學用合一,實習場域含括慈濟海內外「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與全球認同慈濟理念之服務與長照產業。慈濟大學是所國際化大學,目前外籍學生人數超過全校學生總數一成以上。慈大的學生不必出國就能享受國際頂尖大學的學習機制:雙聯學位、跨國實習、國際志工、移地教學、國際交換學生等。慈大是2019年獲英國泰晤士報發表為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球67、全台第1的學校。

慈科大舉辦108學年教職員工合心共識營,關懷弱勢學子培育人才始終如一。(20190917)

一般一.jpg慈濟科技大學今天舉辦108學年教職員工合心共識營,靜思精舍師父帶領全體教職員祈禱,鼓勵同仁把握機會付出,現場共257位教職同仁參與,凝聚團隊向心力,達成合作共識。慈科大的前身慈濟護專是     證嚴法師創辦的第一所學校,花東偏遠,當時即使募集全台愛心創建醫院,仍面臨護理人員缺乏的窘境,而三十年前的九月十七日,正是慈濟護專創校開學典禮,更是慈濟教育重要的里程碑。

當時學校嚴重欠缺師資,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出身農家子弟的陳紹明副總為人低調,堅信只有教育能幫助孩子脫貧解困、翻轉人生。他以志工身分,擔任普通化學科講師,持續任教至九月十三日因病往生,陳副總更決定捐贈大體,成為無語良師,繼續為醫學教育奉獻。羅校長表示,面對少子化的嚴峻挑戰,慈濟科技大學108學年度新生報到率高達96.2%,106學年護理師考照率81.9%,遠高於全國考照率51.56%。今年除了續招100名原住民公費生,今年還首招30名新住民護理公費生,還有以數位行銷為主、流通科技為輔的印尼農業專班25名學生、即將入學的長期照護科菲律賓籍學生,學雜、住宿、餐費等一律全免。慈科大的學生除了培養專業技能,也很注重人文素養,即企業最重視的品德與態度。希望學生們未來學得一技之長後,回饋家鄉。

世界就是我們的大課堂 ~慈大附中泰北國際修學,走出教室學素養。(20190916)

一班三.jpg一般二.jpg一般一.jpg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師生共三十三位,在李玲惠校長的帶領下,特別將教室移到泰國北部清邁,以108年高中新課綱的精神為底蘊、創新的多元選修課程,將教室移動至國外,展開為期十天的國際修學與海外志工服務。更具特色的是在清邁慈濟學校學習泰語相關課程,修畢及格授予高中第二外語兩學分。除此之外,更有國際志工、校際交流、文化體驗及城市探索等豐富課程,讓同學們有一個充實並富有意義的暑假時光。

海外志工服務也是此次教育旅行的重點,同學們分組至熱水塘榮民之家及泰北個案案家訪視,跟著師長及慈濟師姑、師伯的腳步,協助清掃環境、主動關懷與陪伴膚慰。李玲惠校長特別提到,這是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希望同學們能夠跟著慈濟國際慈善的步伐,不管是偏鄉、非洲或是泰北,哪裡有苦難、有需要,慈濟人就到哪裡的精神,把善跟美的種子,播在孩子的心田。

慈濟大學性別平等教育研討會,以教育消除性別歧視。(20190906)

一班三.jpg一般二.jpg一般一.jpg慈濟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致力於以教育的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並落實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的防治教育,今天結合108學年度導師功能提升輔導研習營,舉辦「性別平等教育研討會」,邀請蔡雲卿律師、新北市積穗國中龍芝寧主任及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蕭昭君副教授擔任講師,共有來自全國大專校院120位老師參與,期待能協助老師解決校園性平實務上所面臨的問題。

活動的開場邀請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進行致詞,劉校長表示因為身為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很高興能在學校內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的講座。劉校長希望能在校園內推廣性別平等教育,唯有從教育做起,整體的社會才能向平權更進一步。第一堂課是由蔡雲卿律師講述「報、不報,您不可不知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主要是為與會的老師說明在性平法的基礎上,學校教職員生在面對性平相關事件時,如何辨識及進行通報。第二堂課由龍芝寧主任進行「以多原媒材方式帶領情感與性教育」,課程中龍主任風趣的言談及豐富的個案經驗,讓整個課程都是在輕鬆歡笑的氣氛下進行。最後一堂課邀請東華大學蕭昭君老師分享「校園性平教育面面觀」,原本以為這堂課會是硬邦邦的教條式講課,但是在蕭老師以自身經歷的案例分享,讓與會的老師在多元性別的尊重上,藉由友善廁所、學生宿舍及性別友善空間等實際面對的問題來進行解說。

慈科大「慈悲的孔雀」兒童劇公演,獲熱烈迴響。(20190910)

一般二.jpg一班三.jpg一般一.jpg繼今年暑假在土耳其、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巡迴演出的慈濟科技大學兒童劇《慈悲的孔雀》,不但粉墨登場多達14場次,更吸引10,000多名觀眾目光。為回饋花蓮鄉親,趁開學前夕,兒童劇首度在台灣公演,吸引500多名家長和孩童,獲得熱烈迴響。不只小朋友看得目不轉睛,家長也直說精彩,全程不冷場!尤其,十位花蓮慈濟幼兒園學童,上台演出蹦蹦跳跳的森林小兔子。儘管左右腳不分,也跟不上節奏和動作,卻搶著化妝、補粉、塗口紅,十分可愛逗趣,成了最搶戲的配角。

兒童劇《慈悲的孔雀》改編  證嚴上人說故事「孔雀救虎」。劇情描述為了爭奪森林之王的稱號,猴王不惜綁架小花鹿,還把她推入虎口。結果,老虎在獵食的過程中,不慎被骨頭卡住,痛到打滾掙扎,孔雀幫忙啄出獸骨,猴王也被獵人追殺受傷,才發現爭奪頭銜毫無意義,藉此強調「天地萬物需共生共存,千萬不要為了滿足慾望,而撲殺其他生命。」慈濟科技大學人文室主任謝麗華表示,從2006年起,人文室帶領學生出國巡迴演出兒童劇,至今已累積13齣劇碼,更是海內外華人每年最期待的節目。未來也會錄製成DVD和繪本,讓兒童劇的影響力持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