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校園防毒教育人士,齊聚慈濟大學培訓。(20191030)

一班三.jpg一般二.jpg一般一.jpg今天有來自花蓮縣校園家長志工、慈濟大學學生及高中職校軍訓教官共百餘人,齊聚慈濟大學參加「108年度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宣講師資、春暉認輔志工特殊訓練暨防毒守門員培訓」,成為學校未來防毒的最前線。這次活動由教育部花蓮縣聯絡處及慈濟大學共同主辦,過程中除了提供花蓮地區教育工作人員彼此間相互觀摩及區域性防毒、反毒工作專業提升之外,並邀請二度榮獲教育部「反毒績優學校」花蓮高農鄧方潔教官,針對特定人員辨識經驗實施分享,並以自身推動輔導學生工作之歷程,建立活力、健康無毒的校園,營造反毒風氣,強化專業反毒輔導、宣導工作。

教育部花蓮縣聯絡處督導韓光宗表示,反毒工作刻不容緩,為深耕校園識毒與拒毒教育,透過相關校園師資、教官與志工夥伴,培訓專業宣講師資,適時給予學生關懷輔導,建構校園防毒守門員機制。同時也要提升校園反毒師資專業知能,提供學校教職員及學生正確認知及拒毒技巧,避免因好奇誤用非法藥物等情事肇生,建立溫馨和諧無毒健康校園,讓每個學習成長中的學生,都能以健康的休閒活動取代毒品的誘惑,珍愛自己且遠離毒害的威脅。課程中邀請到資深反毒講師張雅玲客製化毒品態樣分析與辨識,結合慈濟北區教師聯誼會團隊曾梅華、朱玉蘭講師,共同提升毒品危害防制專業知能。慈濟大學張麗芬組長致詞時提到,慈濟大學長期持續投入毒品防制工作,這次藉由與教育部花蓮縣聯絡處共同培訓第一線的宣講師資、無毒有我志工,也期待讓培訓的師資資源共享以及相互經驗交流,讓現場的第一線工作人員能獲得更多的學習。

 

 

慈大附中舉辦花蓮市校長聯席會議,對於108新課綱的思維進行交流。(20191029)

一般二一班三.jpg一般一.jpg今天花蓮市公私立高中職暨國中小校長聯席會議在慈大附中舉辦,來自22個學校校長以「面對108新課綱的新思維與新作為」為主題進行交流,分享新課綱實際落實在教育現場的狀況以及自主學習空間規劃的經驗。另外,會議中也針對校長們最關心的「水電大事」,特別邀請科技城曾隱裳總經理進行「智慧節能減碳在校園」專題演講,尖端的科技、實際的節能作為,令校長們大呼賺到了。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分享,近年天災人禍不斷,期望學校是最安全的希望工程,校長面對不同的考驗,要時常期勉學生勇於承擔,不成為他人的負擔。讓教育不只在學校,要在地化,再拓展至國際化。教育就是慧命,中小學是學生大腦養成的最重要階段,學校要培養「學養、修養和教養」的人才,而老師是最重要的推手,盡責的老師就能培養負責的學生,感恩所有校長帶領老師向前。

李玲惠校長表示,新課綱上路是台灣培育人才的寧靜革命,慈大附中為推動新課綱實踐,抱持著不斷學習的心,全校教師以八個月的時間推動各種課程設計,開設選修課程、彈性時數、自主學習,針對需要更多教學設備、學習空間,面對可能增加的學校支出考驗,慈中很高興能有機會與所有校長們互相切磋、資源共享。游淑靜督學表示,校長聯席會議的意義在於溝通重要事項、瞭解政策執行現況、困難交流並取得解套,各校經驗談很重要,讓會議參與人員可以在會議中成長。感謝李校長及慈中團隊用心規劃,議程中獲得寶貴經驗,學校的課程規劃品質有目共睹,精緻的內容,讓人有收穫,期待大家回到學校後能轉化到校內,經營共榮共好的校園。

慈大師生認識印度文化~英美系、國際處及英語中心邀請印度學生舉辦排燈節活動。 (20191027)

一班三.jpg一般二.jpg一班一.jpg今天是2019的印度排燈節,排燈節的慶典一連五天,就像是華人的春節,也等於是印度過年!慈濟大學外籍生中有超過13位印度生,慈濟大學英美系、國際處、英語中心三個單位日前邀請印度學生舉辦排燈節活動,將印度新年這特別的日子介紹給大家。排燈節又稱萬燈節、光明節、或屠妖節,根據印度曆主要在10月中旬到11月之間(依北印度、南印度日期又不同」,在這幾天的節慶印度家家戶戶和寺廟都點亮燈飾及傳統油燈,慶助天神戰勝了惡魔,光明打敗了黑暗,點燈同時還代表希望,大家在排燈節期間穿新衣、拜訪家庭成員與同事,致贈甜食、乾果、禮物,並施放煙火,每一天都代表不同的意義,最後一天跟華人的回娘家類似,要與家中姊妹聚餐。

印度學生們為了將這活動完整呈現給大家,花了三個多小時用粉筆畫了排燈節最具代表的藍果麗(Rangoli),藍果麗是以彩色粉末繪製成色彩繽紛的圖樣,印度排燈節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繪製各具特色的藍果麗。在印度同學的引導下,所有參與的人一一將蠟燭點上,並放置在藍果麗上,大家也許下心願,體驗印度新年氣氛。

數學競技高手雲集,慈大附中連13年承辦更生盃。(20191027)

一般二.jpg一般一.jpg一班三.jpg今天第十五屆更生盃數學競賽在慈大附中登場,堪稱花蓮、臺東的「數學日」的更生盃,已連續13年由慈大附中承辦,本屆報名人數為國小組274人、國中組241人、高中組262人及高職組221人,共計997人。台東區試務由台東高商承辦,報名學生402位。每年花東區優秀學子透過此項數學競賽,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各校師生也藉由這一平台交流數學教育,相互切磋。一大早,慈大附中校園即湧入許多參賽的考生與家長。更生日報社社長謝立德親自參加七時三十分舉行的「試卷啟封」儀式,謝社長表示,極為感謝慈大附中師長在假日協助承辦更生日報盃數學大賽,近十五年來大家共同努力,藉由數學大賽的盛事,共同精進數學,提昇花東學子的數學實力。

慈大附中年年承辦「更生盃」數學大賽,期待為慈中小學生營造一個數學競賽的環境,激勵學生向前。慈中李玲惠校長提到,全校教職員生都很審慎且歡喜地承擔工作,用心籌畫每個細節。校園裡每一定點皆安排彬彬有禮的學生志工帶領,幫助參賽學生順利抵達試場,也為家長安排休息場所,舒適的天文館階梯教室提供陪考家長休息,充分展現慈濟人文的真善美。慈大附中每年寒暑假都辦理資優數學營,培育花東地區數學人才,為了激發學生數學潛能,鼓勵數學優秀學子向上挑戰,凡是更生盃數學競賽國中、國小榮獲金牌的同學,皆可免費參加慈中辦理的資優數學營,而獲得銀牌同學則提供獎學金參與數學營隊,由大台北數學名師,專攻指導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鄭行老師,親自蒞校指導學生,拉高學子眼界,與世界接軌,歡迎報名參加。

慈濟大學與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攜手推動永續發展。(20191024)

一班二.jpg一班一.jpg今天慈濟大學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慈濟大學,在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的見證,由慈大劉怡均校長與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共同簽署永續發展合作意向書,期許結合雙邊在永續作為之經驗與影響力,連結大學學術研究與企業實務量能,藉由跨界合作共同推動永續工作、共享相關資訊。

慈濟大學除了繼續在校園內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相關項目外,更期望透過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合作,建立彼此的夥伴關係,辦理永續菁英培訓班課程,CSR大學講堂等推廣活動,鼓勵研究和傳播永續發展知識等。慈大多年來致力於大學社會責任之教育、研究、推廣與實踐,與各級學校、社區、公私部門、NGO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例如:慈大師生投入光復鄉地方創生培力計畫推動『生活生產觀光合一』,鼓勵師生服務弱勢偏鄉,對外開放學校圖書館、藝文講座等,並舉辦系列論壇與學術研討會,校內推廣素食、零廚餘、太陽能源、資源回收等。慈濟大學期盼以實際行動將學術力量回饋社會,迄今已累積多項具體成果,並獲社會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