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院考選部行動內閣 蒞臨慈大交流座談

考試院黃榮村院長、王秀紅委員、周蓮香委員、姚立德委員、伊萬•納威委員、羅欣怡主任;考選部許舒翔部長及馬科長淑惠等人,26日至慈濟大學進行「公務人員及專門技術人員國家考試業務座談」,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主秘、院長及系主任等人出席參與。

劉校長首先感謝考試院及考選部長官同仁對慈濟大學的關懷,更感恩此次行動內閣至慈濟大學和主管們座談。慈濟大學有許多學系(醫學系、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物理治療學系、護理學系、公共衛生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社會工作學系、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都有國家證照考試,把握此次機會主管們提出問題就教考試院及考選部長官。

因業務關係,考試院行動內閣與慈大多位教師皆為舊識,座談會中討論到醫事人才培育與證照相關議題,例如:英文檢定,國文考科,基礎醫學命題,公共衛生師應考資格,臨床技能考試擴大等等議題,雙方透過交流有良好互動,讓學校能夠有機會面對面與考試院、考選部行動內閣直接討論,並了解未來相關醫事人員證照考試的大原則與長遠規劃方向。

考試院黃榮村院長表示,針對證照考試的改進建議,考試院及考選部都會參考相關專業團體或教育端的建議,針對改革方式若有具體共識也希望公會或相關組織能以正式發文方式提出。考選部許部長表示,證照考試增設英檢主要是配合2030雙語國家政策,但目前會以國際接軌較多的專技人員(如建築師、會計師)做為優先實施對象,因此醫事類科及社工師部分,考量在學校端已有加強英語能力,短期內暫不會增設英檢。許部長也提及為國舉才也是考選部重要職責,因此除了證照考試外,也歡迎慈大畢業的學生報考公務員考試加入公務員的行列。

宣誓!心存大愛服務病人 慈大護理系加冠典禮

疫情時代,有些人的工作停頓了,但有些人卻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守在第一線繼續工作,醫護人員就是其一。慈大護理系舉辦第23屆加冠典禮,慈大70位受冠生整齊亮麗,彭台珠主任致詞表示,從新冠肺炎開始到最近太魯閣火車事件,每次有重大事故時,護理人員總是嘗試衝到第一線,不只是照顧病人也膚慰了家屬的心,護理是很驕傲的工作,看到大家認真亮麗的樣子,感到很欣慰。

舉起右手堅定宣誓:「心存大愛……力行慈悲喜捨,發揮護理專業的服務熱誠,弘揚人傷我痛的慈濟精神。」由彭台珠主任和護理系師長為每一位同學加冠,加冠象徵另一階段的學習,期許學生們進入臨床實習能瞭解所肩負之神聖使命和責任,由於疫情關係,受冠典禮採線上直播,劉怡均校長恭喜同學邁向生涯中另一階段,希望大家都能記得宣誓的誓詞,在專業的路上一切順利,不要放棄。宣誓代表之一洪首清同學表示,護理工作可以幫助人回到正常的生活,加冠意義很重大,因為接下來即將到臨床,面對的都是人的生命,所以必須謹慎對待。」

大二學生在經過基本護理學、基本護理學實習等,從如何與病人建立關係、生命徵象測量、肌肉注射等技術由老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導,這都是為了即將踏入醫院做準備。護理系譚芷琳同學表示,很多人都告訴他,護理的路上會遇到很多阻礙,所以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情,面對未來的所有問題。譚芷琳對實習是覺得既緊張又期待,終於可以實現夢想去照顧更多人。

護理系二年級林碩彥,因為父親突然昏倒,他在旁馬上進行CPR急救但還是無法挽回生命,讓他對醫護工作產了興趣,在大二時決定重考大學。「重考時只選跟醫療有關的科系。」林碩彥最後如願考上慈大護理系,他也特別珍惜第二次的學習機會。他表示,雖然他現在還在學習階段,但是也能用他的專業告訴媽媽吃藥要注意什麼,還有如何維持生活健康等,對家裡很有幫助。

慈大護理系考照率90%以上,學長姐們表現優異,加冠典禮也是由大四學長姐負責籌畫的,大四學長姐們祝福受冠生順利實習,在過程中有任何問題也可以請教老師和學長姐們。

2021全國大專運動會 聖火到花蓮慈濟大學

2021年全大運聖火環台來到花蓮慈濟大學了!4月19日成功大學從台南文武廟取得火源起跑,今天上午十一點二十分抵達慈濟大學,由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謝坤叡學務長以及師生們熱情迎接,原民社同學並表演太魯閣傳統歌謠「齊舞歡唱」,歡迎聖火到慈大。

今天聖火傳遞儀式,由成大社會科學院蕭富仁院長將聖火交接給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並由謝坤叡學務長帶領慈大聖火隊環校路跑,包括有網球、桌球、排球、羽球、網球隊八位聖火大使,從喜悲喜捨前大草皮,經過大學之道朝向中央山脈跑到大愛樓前廣場,再回到原點,慈大師生沿途加油,打氣。

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致詞表示,這次全大運的精神是希望以智慧熱情,喚起全台灣各大學還有各界之間的友誼,慈濟大學的校訓「慈、悲、喜、捨」也呼應全大運的精神。聖火的起源來自古希臘的傳說,奧林匹克聖火的傳遞能夠消彌各城邦之間的戰爭,達到世界和平。去年到現在都是災疫年,希望藉由全大運聖火的全台傳遞,祈求災疫早日消彌、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最後劉校長也祝全大運順利,圓滿成功。

成功大學蕭富仁院長曾在慈大任教,蕭富仁院長表示很久沒有回到慈大,看到慈大在劉怡均校長的帶領下蓬勃發展,此次是成功大學睽違四十年再度爭取到全大運主辦權,希望透過路跑環繞全台灣, 帶動全台各大學的熱情,一起來為全大運加油。

慈大原民社戴劭從同學和戴妙妍同學吟唱太魯閣傳統歌謠「齊舞歡唱」,搭配阿美族的木鼓,12位同學以歌聲舞蹈祝福全大運成功,並邀請聖火隊和劉怡均校長一起上台跳牽手舞,象徵著各校之間彼此交流合作。

成大聖火環台將橫跨19個縣市30個學校,慈濟大學是環台的第八所大學,劉怡均校長在環台地圖上簽名,最後所有師生鼓掌歡送成大聖火隊繼續邁向下一站。

慈大2021年全大運代表選手包括有桌球:任家良、陳柏叡、梁紹峯。網球:林群鎮、蔡雨辰,傅暄、陳子涵,游恩、莊庠瑜、張儷馨、蘇苜茨、曾筱涵、張儷馨、溫喬穎、蘇苜茨、賴珍苓。羽球:駱澤丰、吳品萱。游泳:鍾魏永杰、黃子珊。田徑:鄭浚生。歡迎大家一起為慈大加油。

以朵朵心花表達感恩 花蓮慈大附中手語比賽

慈大附中於04月23日舉辦國中部一年級「妙手生華」手語比賽,「學習無界,人文無限」是慈大附中課程的核心目標,而手語比賽更是慈濟學校的傳統,透過優美的慈濟歌選表達的真善美之意境,讓每位孩子在舞台上展現青春的笑容與學習手語的成果,傳遞心中真誠的情感。

善解班以「大樹與小鳥」感恩家人一路以來的照顧,讓自己能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合心班則以「你打開我眼睛」感恩導師不厭其煩地教導與慈懿會爸爸媽媽無私的陪伴與關懷。大愛班以「給你」這首歌獻給所有為0402太魯閣出軌意外所有救難、醫護、志工團體與精舍師父,感恩他們發揮大愛精神,撫平傷痛為社會帶來溫馨。

知足班的融入舞蹈表演,提醒同學們珍惜彼此之間的情誼,共創出最美的「生命圓舞曲」。演繹「愛在碧海藍天」的包容班則是如歌曲中所言,發願用愛包容所有對與錯,全班一起大步向前邁進。感恩班用「我很幸福」這首歌,引起所有的人要感恩、珍惜平安與幸福,因為懂得感恩的人最有福。協力班的孩子在導師的帶領下,除了有充實的校園生活,課餘時間還會到環保站與養護中心當志工,當一位手心向下人見人愛的小菩薩。

比賽過程中看到同學們盡心盡力展現最好的一面,讓在座的師長與評審老師都為之動容。李玲惠校長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瞬間長大,看到孩子們同心一體的展現團隊之美,共創出所有慈中孩子共同的回憶。

透過比賽讓班級有再一次凝聚與合作的機會,透過手語、肢體動作無聲的說法,將慈濟歌曲優美的旋律,深入心田,培養學生學習溝通、接納尊重的美善人文,成為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全球公民。

2021年大學影響力 慈大SDG3全球32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依據,公布最新2021世界大學影響力總排名,慈濟大學SDG3促進健康照護及人類福祉的表現亮眼,名列全球32,較去年大幅躍升。

醫學院創校的慈濟大學,在SDG3促進健康照護及人類福祉的表現很亮眼,於871所大學當中名列第32名,較去年成績45名大幅提升。慈濟大學以全球慈濟為合作夥伴,通過台灣七所慈濟醫院、全球人醫會志工、慈濟骨髓中心等積極推動醫療教育和服務。

慈濟大學醫學院表示,全球首創模擬手術教學除與慈濟醫療體系進行產學合作,發展PGY、新進住院醫師訓練、各科各級住院醫師的訓練及考核、主治醫師的再精進課程外,並引進醫學會及國內外專家發展高階訓練課程等,對醫療品質提升貢獻良多。學生社團以及服務隊,在社區與部落推行健康促進概念,無論是對於中小學生,長者的衛生教育推廣不遺餘力,同時透過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行動,無論是見晴服務隊,人醫飛揚東海岸服務隊,衛了部落等等服務,都是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以增進健康為目標的內涵,深耕花東地區的社區與部落。

創校至今將近27年,已為台灣東部及離島地區培育了許多良醫良護,提升了偏鄉醫療水準及品質,社會影響力不可忽視。在大學教育中融入永續發展觀念,教授帶領著學生於國內外實踐所學,服務人群,年度師生參與社區服務從四千多人次增加到一萬多人次,受服務人次從三萬增加到四萬人次。

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表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生活,但也讓我們去思考更多的問題,慈大師生面對全球重大問題、因應社會需求,落實「學以致用」,願意投入、提出解決方案,成為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地球公民。慈大師生更將志工服務融入生活當中,走出校園,深入偏鄉、走向國際,利用所學服務人群。未來慈濟大學仍將繼續深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各項指標,一起為人類未來、地球永續而努力。

今年是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第三次公佈大學影響力世界排名榜,今年共有1240校參與排名,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排名依據。各項指標大學可自行選擇參與,唯第17項“強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為必選標準,再加上大學表現最好的另外三項SDG,共同整合為整體評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