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唯一雙語實驗班 110學年度招收40人

蔡英文總統宣布2030雙語國家政策,推動雙語教育,慈大附中成為教育部核定第一批成立雙語實驗班學校,於110學年度起招收40人。

雙語教育提早佈局,慈大附中自104學年度起早已成為花蓮區第一所核准設立雙語實驗班學校起,迄今已邁入第七屆,是花蓮區唯一獲核准設立的雙語班。透過外籍老師與英文老師定期共同備課,發展出多元化的課程與活動。從語文能力的培養到戲劇展演、專題研究、小論文寫作、海外交流等。培育出許多優秀學生,有遠赴美國就讀大學的明珮煊、澳洲的黃柏睿、日本的林以芯、國立台灣大學簡嘉瑩,也有因獲得文學獎特殊選材上交通大學百川學程的余寬等。近期更在花蓮縣英語文競賽奪下讀者劇場項目特優第一的成績。

為長期系統化推動雙語教育,慈大附中於110學年度將成立國際教育處作為專責單位,每年以數百萬經費推動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期能成為東台灣最完善的雙語校園與國際教育推動基地。

除了雙語實驗班外慈大附中獲准設立自然與科技實驗班已六年,除重點強化數理學習外,科學研究專題與慈濟大學、東華大學、慈濟醫學院教授合作,學生從高一下學期起就可以到大學實驗室進行科學專題研究,是慈大附中自然與科技實驗班最大的特色。學生研究成果曾遠赴日本參加癌症學研討會,參與研討會學生吳苡慈順利升讀慈濟大學醫學系。除此之外自然與科技實驗班每年都培養出醫學系學生,台大、清大、成大等頂尖大學理工學群學生。

李玲惠校長表示,慈大附中作為高中與國中新課綱前導學校,除了致力推動新課課綱政策外也積極強化雙語教育、國際教育、科學教育,期望每一位慈中的學生都能夠多元展能、天賦自由,成為擁有慈悲利他精神、具宏觀視野與國際移動力的全球公民。

慈科大和臺安醫院「複合式管路固定結構」專利商品化

曾榮獲第14屆韓國首爾發明展銅牌獎肯定的「複合式管路固定結構」,不但取得專利,更受到崧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青睞,進行技術轉移簽約!四月十四日,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臺安醫院護理副院長徐紫娟、崧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俊雲,共同簽署技術轉移合約,期待透過專利商品化,讓更多醫護團隊受惠。

為了搶救生命,加護病房裡超過九成是插管的重症病人,必須使用呼吸器來輔助,相當於病患口腔裡得插上氣管內管(人工氣道)、口咬器(維持口部張開),以及方便餵食的鼻胃管,更免不了臉上黏滿固定用的彈性膠帶和棉線。然而,當病人移動時容易拉扯或自行扯下,一旦管路不慎滑脫,最嚴重可能導致缺氧、呼吸道損傷,甚至死亡。

慈濟科技大學與臺安醫院共同研發「複合式管路固定結構」,不但有固定氣管內管、鼻胃管、口咬器的凹槽,減少移位滑脫的機會,達到「三合一」的固定效果。上方還有卡勾設計,可直接開啟固定結構,方便護理人員每天進行口腔護理、抽痰等,又能移動管路位置,避免口腔黏膜遭長時間壓傷。尤其,使用矽膠材質的綁帶,取代彈性膠帶,既可直接固定在臉上,又能解決殘膠難清理的問題,大幅減輕病人不適與護理人員負擔。

臺安醫院護理副院長徐紫娟表示,從2016年起與慈濟科技大學產學合作,最初的動機,只想把臨床照護做得更好。透過多元合作,讓護理人員的視野不只有臨床,更能把專業所學廣泛運用,「一起讓病人更好」。崧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俊雲表示,研發醫材能直接幫助病人,非常有意義,更能回饋社會。而「複合式管路固定結構」可說是最具體,也是最有力道的醫材研發。

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專利商品化只有千分之三,遠低於世界平均值百分之三。目前,慈濟科技大學已有三樣技轉商品,分別是安瓿折斷器、造口清潔裝置(與花蓮慈濟醫院共同研發)、複合式管路固定結構(與臺安醫院共同研發),希望未來能推出更多專利商品化。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簡東源表示,「複合式管路固定結構」的技轉簽約,不但是創新、創意、創業「三創合一」,還是跨教育、跨產學、跨宗教的首舉。

臺安醫院護理部護理長葉淑敏表示,光是加護病房的病患,臉上就貼上三條棉繩和三條彈性繃帶,往往在清洗殘膠需要用力,若病患躁動不安,起碼得花上五至十分鐘,導致病患疼痛不適。慈濟科技大學研發長林祝君表示,為追求複合式功能,徹底解決氣管內管、口咬器、鼻胃管衍伸的口腔護理和殘膠問題,就得納入不同管路、尺規,並考慮耗材、結構和成本,才能符合臨床第一線的需求。

與會來賓有臺安醫院護理副院長徐紫娟、督導張瓊文、護理長葉淑敏、崧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俊雲、副總經理邱素卿、林永禮、經理李炳龍、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簡東源、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主任秘書何玉菁、研發長林祝君、學務長牛江山、國際長朱芳瑩、電算中心主任謝依蓓、人事室主任張智銘、護理系主任張紀萍、醫務暨健康管理系主任藍毓莉、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主任張玉婷等人。

南慈中全方位升學輔導 助學子申請理想校系

110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於3月31日公布,為了增加學生臨場經驗,在大學個人申請面試時有更好的成績,臺南慈濟高中特別在110年3月27日及4月11日二天,舉辦模擬面試活動。學校亦安排52位校內師長、7位大學端的教授及2位專業人士前來協助指導學生,期望透過這兩日的練習與學習,讓同學們在接下來的的大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中能有最佳的表現,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並就讀符合志願的學系。

依循往例,第一個階段3月27日上午的模擬面試主要讓學生練習面試禮儀與態度,包含服儀、禮節、坐姿、儀態、口語表達、資料拿法、進退場……等,同學們充分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在師長們的回饋和鼓勵中有所成長。蘇同學表示:「師長們很用心地給予回饋,提醒自己還有亮點可以發揮,練習中也使自己清楚知道需再加強的專業知識。」陳同學分享:「雖然平時有練習,但從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擺放、老師的提問應對,都很像真的在面試,很有臨場感。而老師們的提問也很精準地指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讓自己可以到大學參加正式面試前再多做準備,另外服儀穿著老師也會給予建議。」

第二場4月11日進階的模擬面試,主要考驗學生的臨場反應及專業科目應答能力。蔡同學分享:「在模擬面談前來很緊張,但因自己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閱讀許多相關資料,因此獲得師長們的鼓勵,讓自己更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表現更好。」黃同學表示:「參加模擬面談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教授和老師們的回饋,他們很有耐心的一一指導我們可以怎麼加強動機、如何敘說會更完整、可以再補充哪些專業知識,讓自己有很大的收穫。」

此外,在教室的一旁也有積極進取的學弟妹報名擔任志工,協助學長姐面試計時、按鈴的工作,把握機會觀摩學長姐的表現,及早蒐集資料,為自己的未來鋪路。高二孫同學分享:「報名志工活動主要是想了解面試的流程、內容及準備方向,得到的收穫是對於自己申請校系的申請動機、校系特色及未來的規畫都要想的非常完善,才不會被問倒。有了這次經驗,相信自己對於一年後會更有準備方向。」

此次模擬面試活動,十分感謝大學端教授、學生家長及師長悉心指導,協助學生能在正式面試時從容應答,也期待學生透過這兩日的磨練,能夠提升自己的能量,在各大學面試時都能有亮麗的表現,順利進入心目中的理想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