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推國學及人文教育 慈大與天一簽署產學合作

國語文是自我表達、思想與作文的基礎,「人文素養」則是一人的品格、氣質、內涵與價值觀的根本。鑑於現有的國語文教育太制式化且考試化,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恐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今(21)日在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見證下,由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天一學社吳展良教授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能加強雙方的交流合作。

天一學社原是台大一個講習傳世經典的社團,以學習並發揮古典文化的內涵,提供現代社會所需的人文教育,改善現代生活與文化為宗旨。以推廣最具文化內涵的國語文及人文素養教育為目標,希望透過沉浸、體驗、思辨式的教學,活化東西古今文化精粹,提供現代人所需的人文教育,啟發處世的智慧和人文關懷,進而提昇現代生活與文化的內涵。

慈濟大學有人文社會學院、慈濟學教研中心及社會教育推廣中心等,未來雙方將合作辦理社會推廣教育及新時代經典文化教育等終身學習活動及課程,共同推動以人為本之人文教育,提昇社會大眾人文涵養。

簽約後,吳展良教授也以“生命化的人文學術與教育”為題進行分享,吳教授表示,人類幸福的關鍵在於其生命內涵的提升。現代社會因為太過物化,造成人與人及大地關係越來越疏離,而西方科、哲學難以處理人生、倫理與文化的根本問題,因此需要推展新世紀經典人文教育,也就是全人、全生命的教育。透過經典可以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經典的內涵更可以提供現代人所需的人文教育,改善現代生活與文化。

超越自我 擁抱青春 一場邁向心靈故鄉的路跑

17日清晨,和風徐徐吹拂,慈大附中運動場上充滿了熱情活力,2021年精舍路跑活動即將展開,在慈中大家長李玲惠校長的帶領下,全校師生、慈誠懿德爸爸媽媽,以勇猛精進的心一同跑向慈濟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全程八點六公里的路程,不僅考驗跑者的耐力與體能,更是讓莘莘學子體現超越自我的心靈試煉。

在晨曦中,由慈濟大學温蕙甄教授帶領全體跳著舞動青春活力操,接著,在李玲惠校長的鳴槍聲響中,大夥兒快步向前衝。不論是精神飽滿的慈中學生,抑或蓄勢待發的慈中師長,人人齊頭並進,在中央山脈連綿的秀巒下揮灑汗水,共享花蓮好山好水的禮讚以及健康路跑的喜悅。

  李玲惠校長表示,靜思精舍是全球慈濟人心靈的故鄉,慈大附中每年舉辦精舍路跑,彷彿是趟朝聖之旅,以專注的步伐、勇猛的精神、強健的體魄、精進的態度,象徵慈大附中每一份子,皆可承擔天下事。

全程八點六公里的漫漫賽道,慈中師生、同儕相互勉勵的加油聲此起彼落,一旁更有慈懿會志工爸媽組成的啦啦隊在供水站一面為大家加油打氣,一面用相機記錄慈中師生努力不懈的身影。此外,慈濟醫學中心的張雲傑醫師、陳中奎醫師,四位護理師也親臨現場,和校護共同協助現場設置的醫護站,確保眾人的健康與安全。每逢交岔路口,更有熱心的慈濟慈誠師兄、師伯為大家指揮交通,還有花蓮分局及新城派出所警力支援,守護每一位參賽者的安全。因為有大家在幕後默默協助、守護,讓慈中師生能一起完成一段屬於慈中的青春路跑,除了感動還要懂得感恩,進而學習為他人付出,讓這一份愛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