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師生泰國服務學習,用國樂傳遞溫暖。(20191128)

一班三.jpg一班一.jpg一般二.jpg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一日,慈濟科技大學20名師生前往泰國服務學習,不但協助曼谷的國際難民義診、居家關懷、社區衛教宣導,並與清邁慈濟學校、萬養忠貞中學、聖心中學、一新中學等交流。學生發揮國樂專長,透過動人的旋律、美妙的音符,傳達出愛、希望和勇氣,國樂社成員多為護理系,還有醫務暨健康管理系、資訊科技與管理系的學生。演奏的樂器包含揚琴、琵琶、笙、中阮、大阮、大提琴、二胡、鈴鼓、手搖鈴等。光是揚琴就重達24公斤,再加上箱子、譜架等,所有樂器重達89.5公斤。這些樂器,全由學生自行搬運、管理。

聯合國報告指出,每年滯留曼谷的國際難民約七千至九千人,來自巴基斯坦、柬埔寨等40多個國家。在等待第三國庇護之前,沒有身份又語言不通的難民,只能仰賴慈濟義診才能就醫。慈濟人不但培訓難民成為按摩師,也支付外語翻譯費用給難民,解決醫師問診的語言障礙。就在難民義診區,慈濟科技大學學生一連演奏四小時,還追加應景的耶誕曲目,讓難民更有過節的感受,巴基斯坦難民頻頻豎起大拇指,說「Very good」!學生還協助影印難民證、核對資料、分類病歷、送藥單、陪伴孩童等,這趟泰國服務學習,不僅彈奏國樂,同時看見貧苦角落,以及泰北學生求學的堅毅韌性。

低碳遊花蓮,慈大推出「花蓮旅遊地圖」APP。(20191126)

一般一.jpg一般二.jpg花蓮名列台灣旅客最愛旅遊的景點之一,來花蓮要怎麼玩?今天在慈濟大學USR計畫成果展推出「花蓮旅遊地圖」APP,包括有美食地圖、景點地圖、交通地圖,每一點都是師生親自踩線,以低碳深度旅遊的方式介紹花蓮。這款「花蓮旅遊地圖」APP是結合慈大師生包括醫資系、東語系、通識中心、USR團隊所設計的,介面設計是醫學資訊學系的學生,結合「旅遊敘事」等課程,加上團隊同仁累積多年的景點照片,讓APP內容更豐富。

APP主要是針對沒有交通工具,喜愛深度旅遊的自助行旅客,因此在景點地圖上規劃除了一般景點外,還有單車地圖、和登山地圖。其中幾條單車路線也是師生親自體驗,適合親子共遊的景點。例如,吉安線從慶修院單車出租處出發,沿途經過慈雲宮水車、初英生態公園、終點在不盡橋,避開大馬路,不用與卡車、遊覽車爭道,而APP除沿途記錄蹤跡外,快到景點時還會發亮提醒使用者。「花蓮旅遊地圖」APP團隊表示,花蓮風景優美最適合低碳旅行,日後還會與鄉鎮以及部落合作,像是未來預計在光復站提供電動腳踏車出租,還有部落小旅行等,為了讓網站更豐富,也推出徵文徵圖比賽,希望增加更多私房景點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