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以尖端科研成效,簽約合作慈濟四大志業。(20200526)

一般一一般二臺灣頂尖研發單位之一的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上午正式分別與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個法人機構單位簽約合作,國研院期待以尖端的科研成果「功能」,借助慈濟四大志業的「良能」,未來雙方透過相關具體的交流模式,讓國家投注資源發展的科技力量,更廣泛的落實於社會大眾的生活之中,幫助民眾建立更安全的家園、促進醫療技術進步、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帶動國家社會和諧與進步。「慈濟四大志業」分別為慈濟慈善基金會、慈濟醫療法人、慈濟學校法人以及慈濟人文基金會,與國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四大志業未來將分別在人道援助、防災賑災、科技應用、科普教育、公益推廣、醫療技術、學術研究、科技人文與傳播等各方面進行更全面的合作。其中,相關初步規劃合作方向,於「慈善」將共同推廣防災科普教育以提升全民防災知能,將防震科技、隔減震工程技術、災損評估以及預警系統,可望應用在慈善相關的援助工程,特別是以福衛五號或其他國家衛星遙測影像,協助救災、賑災或辦理展覽教育。於「醫療」將與各慈濟醫院合作推動醫療影像診斷與治療流程人工智慧化,開發新穎醫療與檢驗儀器,建構遠距醫療與網路資訊系統,進一步聚焦開發例如阿茲海默症、漸凍症和代謝疾病等相關的治療方法。於「教育」及「人文」分別合作慈濟大學、慈濟科大及大愛電視台,共同進行人工智慧醫學與生命科學研究,推廣科普及網路教育,產製科普影片並進行科技人文與傳播相關技術合作。

在與大愛電視台、慈濟大學合作,不但有機會製播更多高品質的科普節目或影片,共同提升大眾科學素養,也能拓展科普活動的領域與範圍,開發更多樣化的科普活動,並讓東部地區的小朋友能有更多參加科普活動的機會。慈濟表示,透過與國研院高端的研發能量,結合慈濟在臺灣及全球的實踐推動,雙方未來就地球環境、生醫研發、資通訊科技等研發與應用,將更有助於全球合作、跨界智慧結合、提升人道援助能量,將科技與人文、智慧與慈悲、功能與良能做有系統的整合運用,以共同努力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邁向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全球幸福、人人平安、天下無災的永續發展目標。

慈濟大學迎接彌陀禪寺道俊法師蒞校參訪,參觀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20200525)

一般一一班三一般二嘉義彌陀禪寺道俊法師、台中華雨精舍慧琛法師以及靜思精舍德如師父、德懋師父、德徠師父、楊月鳳校長和歲偵師姊今天到慈濟大學參訪,由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帶領行政主管迎接,並舉行校務與研發座談。劉怡均校長表示,慈大109學年申請入學分發錄取率創近年新高,在少子化和高教危機下,慈大因辦學優良受到考生的青睞,另外在這波疫情帶給人類的「大哉教育」中,慈大教授如何帶領學生研發試劑,也讓法師和師父們頻頻點頭,肯定慈大的教育理念。 道俊法師長期關心、護持慈濟志業,今天特別前來了解慈濟大學的發展,由劉怡均校長、顏瑞鴻副校長、何昆益主秘、醫學院陳宗鷹院長、人社院黃麗修院長、謝坤叡學務長、范揚晧總務長等師長歡迎法師們的蒞臨。醫學院陳宗鷹院長分享,很多學校今年醫學系申請入學錄取名額有缺額,慈大醫學系卻還是考生的第一志願,另外慈大校友在各領域表現優異,並樂於在粉專與大家分享,也是各系申請入學成績優異的原因之一。

最後黃舜平研發長親自將試劑成品獻給道俊法師等人,道俊法師稱讚教授們年輕認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人才回饋社會,非常肯定慈大辦學的成果。隨後法師一行人並到人社校區參觀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由教育志業辦公室簡東源主任親自導覽解說,何主秘、人社院黃院長、宗研所林所長全程接待,道俊法師、慧琛法師及師父們都相當讚嘆以慈濟學教研領域為研究重點發展,深信從慈濟學出發,能為國際學術研究產生更深遠且具有實質意義的影響。

慈濟科大四技高中申請入學,錄取率高達九成五。(20200526)

一般一一班貳大學個人申請放榜,慈濟科技大學以九成五的錄取報到率,再次超越過往紀錄。其中,護理、資訊科技與管理系的報到人數不但高達百分百,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醫務暨健康管理系也熱門,深受高中學生青睞。尤其,獨立招生的五專護理科原住民專班、新住民子女專班,也是全額滿招,可見慈濟科技大學30年來堅持以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並重的辦學教育理念,備受家長肯定。慈濟科技大學是以深耕人文、務實致用、追求卓越的教學型大學為定位。不只讓學生學會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人文素養,也就是企業最重視的品德與態度。慈濟科技大學首次進榜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總排名,即名列全台第5名。今年,慈濟科技大學四技高中申請入學吸引878人報名,爭取114招生名額,共108人完成報到,錄取率高達94.7%,超越往年成績。而獨立招生的五專護理科原住民、新住民子女專班,以及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長期照護研究所,都取得100%錄取報到率的好成績。

慈濟科技大學涵蓋五專、四技、二技、研究所,讓不同學制的學生都能銜接後續的求學管道,繼續往專業領域發展,再加上扎實的業界實習,讓學生更清楚職場要求,進一步要求自我提升,考照率成績亮眼。慈濟科技大學107學年度護理師考照率,包含五專及四技高達75.58%,遠超過全國平均值49.08%。104至107學年的醫事放射師平均考照率67.35%,遠高於全國平均值36.2%。為了讓弱勢學生安心就學,慈濟科技大學錄取的100名原住民、50名新住民子女學生,求學五年不用負擔住宿、伙食、服裝、書籍等費用,每月還能領3,000至5,000元零用金,畢業後直接進入慈濟醫療體系就業,相當於未來就業的保證。至於其他入學管道的學生,慈濟科技大學也提供優厚獎助學金,包含成績優秀新生入學獎勵、校內清寒助學金、揚帆啟航圓夢計畫等,最高可獲得學雜費、校內食宿全免,以及每月5,000元零用金。只要每學期成績排名全班前10%,可再領20,000元獎學金。慈濟科技大學鼓勵學生勇敢踏出舒適圈,爭取出國交流、雙聯學位,拓展國際視野。

慈濟大學申請入學分發,錄取率創近年新高。(20200523)

一班三一般二一般一109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今天放榜,依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公布的資料,慈濟大學招生名額使用率(獲分發人數/招生名額)逾93%,較去年進步了6.27%,也再度證明用心、認真辦學的學校,仍會獲得考生青睞。大學甄選會統計,109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總報名人數8萬7186人,比去年減少3707人;個人申請共有5萬5267個名額,比去年增加289個,報名分發率(獲分發人數/報名總人數)為60.01%。位處花蓮的慈濟大學,去年分發錄取率為86.93%,今年慈大招生名額368人,但報名人數2658人,最後分發人數為343人,分發錄取率提升至93.21%。慈濟大學醫學院陳宗鷹院長,對於此次申請入學分發結果感到欣慰,今年非常競爭,醫學系全額招滿,顯見考生及家長對優質的慈濟醫學教育深深認同。人文社會學院黃麗修院長表示,有些考生可能會覺得文組的就業前景較弱,但是由於慈大專業與人文並重之辦學方式,獲得社會肯定,反而變成獨具特色。近年來,有許多考生及家長因為認同慈濟人文理念,及慈濟老師用心教學。加上,優秀校友肯定慈大及推薦。因而,今年有多位獲得錄取的考生,更將慈大選擇為第一志願。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許多實體的招生宣傳皆暫緩辦理,慈濟大學努力透過網路展現學校的專業與成果,二月初隨即推出由教授群們錄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每日問」,透過影片讓考生及社會大眾充分了解慈大師資的優質。之後也推出學系搶先報,除了有圖文並茂的各系介紹外,更有校友們的現身推薦,也成為了慈大品牌的最佳代言。慈濟大學表示,為了讓每位想讀書的孩子都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安心求學;除了100%宿舍提供,還有弱勢學生入學零負擔方案(學雜費由政府、慈濟來分攤),更提供生活助學金、緊急紓困助學金、低收入戶學生免費住宿等。同時,慈大的學生不必出國就能享受國際頂尖大學的學習機制:雙聯學位、跨國實習、國際志工、移地教學、國際交換學生等。錯過申請入學機會的準大學生們,歡迎透過指定管道加入慈濟大學。

惜福愛物、物超所值~慈科大師生改裝整理廢鐵馬。(20200519)

一般二一般一曾經風光一時的共享腳踏車,拍賣後一輛僅70元,無人問津後竟拆廢鐵、秤斤賣!面對校園裡的報廢鐵馬,慈濟科技大學以「售前服務」的主題包裝來擬定行銷策略,不但結合微型課程,整理好半數的廢棄單車,可說是賣相佳、功能完善,還以每輛100元起標的超便宜價格,供師生競標拍賣,更提升了整體買氣,成效加倍。有別於以往,今年慈濟科技大學總務處特地結合「腳踏車維護工作坊」的微型課程,花了6小時教導學生如何清洗、灌氣、維修廢棄單車,還賺到了0.3個學分!經過「微整型」後的二手單車,顯得物超所值,也吸引更多師生競標搶購,不但賣出了20台鐵馬,總金額比往年多了10,000多元!甚至,有人眼尖發現原價6,800元的捷安特淑女車,立即從100元起標直接喊價1,800元,只用27折即成功入手。

總務處事務組同仁林柏翔表示,結合工作坊課程,不只提升競標買氣,也培養學生愛物惜福的觀念。就算賣不掉的廢棄腳踏車,也會送往慈濟環保教育站,供環保志工拆解可用的零件,絕不浪費。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一年級學生江禹成表示,只花了250元就買到腳踏車,還特別檢查踏板和鏈條轉動是否流暢,非常划算,也不會再走到鐵腿了。護理科一年級學生蘇少妤表示,有了腳踏車,出門更方便,還能運動、對抗疫情,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