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以尖端科研成效,簽約合作慈濟四大志業。(20200526)

一般一一般二臺灣頂尖研發單位之一的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上午正式分別與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個法人機構單位簽約合作,國研院期待以尖端的科研成果「功能」,借助慈濟四大志業的「良能」,未來雙方透過相關具體的交流模式,讓國家投注資源發展的科技力量,更廣泛的落實於社會大眾的生活之中,幫助民眾建立更安全的家園、促進醫療技術進步、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帶動國家社會和諧與進步。「慈濟四大志業」分別為慈濟慈善基金會、慈濟醫療法人、慈濟學校法人以及慈濟人文基金會,與國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四大志業未來將分別在人道援助、防災賑災、科技應用、科普教育、公益推廣、醫療技術、學術研究、科技人文與傳播等各方面進行更全面的合作。其中,相關初步規劃合作方向,於「慈善」將共同推廣防災科普教育以提升全民防災知能,將防震科技、隔減震工程技術、災損評估以及預警系統,可望應用在慈善相關的援助工程,特別是以福衛五號或其他國家衛星遙測影像,協助救災、賑災或辦理展覽教育。於「醫療」將與各慈濟醫院合作推動醫療影像診斷與治療流程人工智慧化,開發新穎醫療與檢驗儀器,建構遠距醫療與網路資訊系統,進一步聚焦開發例如阿茲海默症、漸凍症和代謝疾病等相關的治療方法。於「教育」及「人文」分別合作慈濟大學、慈濟科大及大愛電視台,共同進行人工智慧醫學與生命科學研究,推廣科普及網路教育,產製科普影片並進行科技人文與傳播相關技術合作。

在與大愛電視台、慈濟大學合作,不但有機會製播更多高品質的科普節目或影片,共同提升大眾科學素養,也能拓展科普活動的領域與範圍,開發更多樣化的科普活動,並讓東部地區的小朋友能有更多參加科普活動的機會。慈濟表示,透過與國研院高端的研發能量,結合慈濟在臺灣及全球的實踐推動,雙方未來就地球環境、生醫研發、資通訊科技等研發與應用,將更有助於全球合作、跨界智慧結合、提升人道援助能量,將科技與人文、智慧與慈悲、功能與良能做有系統的整合運用,以共同努力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邁向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全球幸福、人人平安、天下無災的永續發展目標。

慈濟大學迎接彌陀禪寺道俊法師蒞校參訪,參觀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20200525)

一般一一班三一般二嘉義彌陀禪寺道俊法師、台中華雨精舍慧琛法師以及靜思精舍德如師父、德懋師父、德徠師父、楊月鳳校長和歲偵師姊今天到慈濟大學參訪,由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帶領行政主管迎接,並舉行校務與研發座談。劉怡均校長表示,慈大109學年申請入學分發錄取率創近年新高,在少子化和高教危機下,慈大因辦學優良受到考生的青睞,另外在這波疫情帶給人類的「大哉教育」中,慈大教授如何帶領學生研發試劑,也讓法師和師父們頻頻點頭,肯定慈大的教育理念。 道俊法師長期關心、護持慈濟志業,今天特別前來了解慈濟大學的發展,由劉怡均校長、顏瑞鴻副校長、何昆益主秘、醫學院陳宗鷹院長、人社院黃麗修院長、謝坤叡學務長、范揚晧總務長等師長歡迎法師們的蒞臨。醫學院陳宗鷹院長分享,很多學校今年醫學系申請入學錄取名額有缺額,慈大醫學系卻還是考生的第一志願,另外慈大校友在各領域表現優異,並樂於在粉專與大家分享,也是各系申請入學成績優異的原因之一。

最後黃舜平研發長親自將試劑成品獻給道俊法師等人,道俊法師稱讚教授們年輕認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人才回饋社會,非常肯定慈大辦學的成果。隨後法師一行人並到人社校區參觀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由教育志業辦公室簡東源主任親自導覽解說,何主秘、人社院黃院長、宗研所林所長全程接待,道俊法師、慧琛法師及師父們都相當讚嘆以慈濟學教研領域為研究重點發展,深信從慈濟學出發,能為國際學術研究產生更深遠且具有實質意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