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瑞智憶學苑」助長輩回顧人生。(20200623)

一班一一般二「緊來翕相!笑甲歡喜!」鳳凰花開的六月,慈濟科技大學的畢業典禮,不只有應屆畢業生,還有12位白髮蒼蒼又超高齡的失智阿公阿嬤!因為,大多數老人家都曾為了扛起家計而被迫輟學,所以,首度穿上學士服,既撫慰了當年沒機會讀書的遺憾,也能一圓長久以來的理想!只是大學生習以為常的黑色學士袍,在阿公阿嬷眼裡,卻不夠光鮮亮眼!直到頒發畢業證書,聽到家人和師生的讚美後,阿公阿嬤才偷偷露出羞澀靦腆的微笑。子女也趕緊拿出手機,幫爸媽紀念這珍貴的一刻。與大學生截然不同的是,失智阿公阿嬤的畢業證書,沒有學分多寡、沒有成績高低、更沒有名次排序,只有再真實不過的人生點滴。家屬楊小君表示,媽媽連國小都沒有畢業,卻能和大學生一樣穿上學士服,真的很感動!

「瑞智憶學苑」是慈濟科技大學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也是全台灣第一間設立在大專院校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開放時間不但從週一到週五天天都有,還是長期照護研究所和護理系學生的長期照護實習場域。除了有個人專屬的聯絡簿,紀錄阿公阿嬤的精神、情緒、進食等狀況,也會觀察老人家的活動參與意願、配合程度和社交情形,讓家屬放心的把「老大人」交給慈科大。所謂的畢業證書就是「憶生如四季」相簿,將人生分為春(童年)、夏(青年)、秋(中年)、冬(老年)四個階段,以說故事的生命回顧方式,引導長輩回憶過往的生活經驗,減緩失智的速度。結合護理系必修學分「社區照護實習課程」,慈科大師生主動和家屬一起合作,為瑞智憶學苑的失智阿公阿嬤,蒐集並彙整人生重大歷程。家屬葉中表示,媽媽以前是教官,對子女一向很嚴格,如今才發現媽媽的另一面。實習指導教師林孟薇表示,每個人都有獨特且專屬的經歷,透過溫馨的懷舊療法,讓參與不到爸媽過去的子女,凝聚家庭親情與文化傳承,而失智阿公阿嬤也能在回憶中,得到安心和溫暖肯定。

慈濟大學深耕社區,讓學子關懷長者學習照護。(20200624)

一般二一班一慈濟大學通識課程「長者關懷與社區服務方案服務學習」,主要目的是透過與社區協力,提供長者的關懷服務。日前由護理系授課老師蔡娟秀教授帶領修課同學與碧雲莊發展協會共同主辦成果發表會,並邀請社區長者與住民共同參與。此課程除了教室課程的教學之外,也讓學生親自到社區,了解社區的運作模式,對於日後繼續與社區長者互動將有幫助。本年度的重點是長者樂活、環保菜園與社區地圖方案。同學自3月27日起至六月中進行200人次 400小時的社區服務,透過與長輩的合作、與社區發展中心的共同學習,深耕社區,希望同學透過此一服務的設計,可以瞭解到社區老人照護的需求及學習對長者的體貼及謙卑。

「長者關懷與社區服務方案服務學習」課程學生來自各系,有兒家系、英美系、生科系等系所;與以往不太一樣,這次課程將學生區分成三組,分別有長者樂活組,負責與長者互動,內容包括有一開始的破冰遊戲,利用抽抽樂的方式來了解各位長者;心花開,讓長者透過拼貼方式完成屬於自己的花;並與環保組同學一起教導長者如何回收再利用,使用家中不要的寶特瓶完成環保盆栽;環保菜園組的同學負責協助社區擴大菜園區,同時也提供社區建議,讓環保盆栽可以有變化,提升美觀度;社區地圖組則負責將碧雲莊的特色、避難位置、社區還書箱的位置標記出來,讓社區內的居民可以透過地圖了解社區內大大小小事務。

 

2020華語文能力測驗~慈濟大學專案考試。(20200622)

一班三一般一一班二由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舉辦的華語文能力測驗,因疫情的關係而取消原定考試場次。慈濟大學華語中心為服務慈大華語生及外籍生,特別向華測會爭取合辦2020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花蓮慈濟大學專案考試。6月20日舉辦之專案考試,來自五個國家、十六位的考生報名參加電腦適性化測驗(CAT),希望可以透過考試來檢視學習中文的成效。此次考試仍採高規格防疫措施,進入考場前需使用酒精消毒、量體溫、配戴口罩,考試座位安排採梅花座,讓同學可以方便、安心的進行測驗。兩位今年甫從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畢業的馬來西亞籍國際生潘聰穎及劉曉敏同學,過去曾多次擔任慈大華語中心華語遊學營輔導員,成為慈大國際生招生的最佳代言人,也在此次華語文能力測驗考試中獲得佳績,順利考取C1流利級程度,具畢業後在臺謀職優勢。

慈濟大學華語中心根據不同的學習狀況,來為學員安排最適合的課程和班級。從完全沒學過中文的零起點課程、初級課程、中級課程、高級課程到客製化一對一課程,聽、說、讀、寫都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團隊幫助同學提升中文能力、通過考試。此外,慈濟大學華語中心(Chinese Language Center)最新推出線上同步課程(on-line Mandarin courses)提供世界各地想要學習中文,或因為疫情無法入境來台的外籍人士一個便利即時的學習管道。詳情資訊可參閱慈濟大學華語中心官網http://www.language.tcu.edu.tw/。

有玩又有學~慈科大教小學生刷牙菸檳酒防治。(20200622)

一班三一般一一般二在牙齒上塗紅紅的牙菌斑顯示劑,小朋友反覆刷牙、看鏡子檢查,怎麼還沒刷乾淨?這才發現,原來刷牙不是「有刷就好」!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學會前往壽豐月眉國小帶動健康促進課程,準備牙齒保健、酒駕、中風體驗、菸害防制課程,搭配許多有趣的實作活動,讓國小學童直說有學又好玩!穿上3D酒駕眼鏡、中風體驗輔具,不只視線模糊、關節還無法彎曲,走路東倒西歪的,讓小朋友們捏了把冷汗。接著,用裝滿棉花的教具模擬吸菸的肺,棉花一會就因附著菸焦油變成黃色,親眼見證菸害對人體的影響。月眉國小二年級學生塗凡萱表示,我回家會和爺爺說不要再吸菸了!其實,這些衛教課程都是依照月眉國小的需求特別設計的。月眉國小校長廖仁藝表示,原住民部落普遍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問題,小朋友若是觀念不足,就容易被環境影響,染上不良嗜好。因此學校不斷地在校內、社區衛教宣導,讓小朋友加深印象。

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學會指導老師潘昭貴表示,學生看似在服務他人,其實是別人給他們學習的機會。從學校走出戶外,就是要練習接各式各樣的變化球,如同在臨床工作面對病人、家屬一樣。護理系一年級學生莊雅婷表示,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客製化」上課內容,像是低年級的教材會加上注音符號、高年級則少了些童言童語。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一年級學生陳雨萱表示,「我是月眉國小的畢業生,甚至有小學生是我的鄰居。」學習到護理專業知識之後,可以回饋給學校和部落的小朋友,很有成就感。護理系二年級學生曾國慧表示,備課時不只要反覆演練、訓練口條,還要不斷搜尋最新的衛教資訊,確認教材是否需要修改,一刻都不得懈怠。

杏輝訪慈大洽談「招募青年幹部計畫」合作平台。(20200619)

一般二一般一一班三培育社會所需優秀人才為慈濟大學創校宗旨,而企業要長久經營更是需要人才,基於雙方共同目標「培育人才」並為了創造雙贏,杏輝藥品公司盧蘊澤總經理一行人親自拜訪慈濟大學,與慈大劉怡均校長及醫學院相關系所主管商討產學合作可能性。劉校長表示,慈大培育的學生因專業與人文兼備,表現獲業界諸多肯定。同時校長也讚許杏輝藥品公司在給予社會大眾日常用藥的多樣提供之外,更肯定杏輝藥品公司在抗腫瘤製劑的研發成果能嘉惠更多患者,同時表示慈大醫學院的系所具備相關研究能量,未來可與杏輝藥品公司合作,讓研究成果產品化、藥品化發展。慈大黃舜平研發長,其專長為退化性視網膜方面的研究,也研發出相關治療藥物,後續希望雙方可以再多多安排會議,增加雙方交流。

杏輝藥品公司吳富霖特助表示,過去杏輝人才招募都是透過人力銀行及宜蘭當地求職網刊登,這一波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到全球就業市場,因此公司希望透過與醫藥相關背景學校建立永續合作的平台,培養公司所的青年幹部,第一站選擇到慈濟大學,因為他們相信慈濟大學教育理念所培育出的學生會是他們需求的人才,吳特助並詳細說明了計畫內容、策略目標及招募對象,希望可以促使雙方可以更具體合作。雙向交流時雙方互動熱絡,系所主管針對學生實習及就業機會、工作薪資,甚至是產學合作人才培訓等問題提出具體建議,杏輝主管也都一一詳細回答,最後並總結出三贏策略,包括簽訂產學合作案、利用暑假安排老師們至杏輝參訪,及由慈大教師協助篩選推薦就業生由杏輝公司後續安排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