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高校生體驗,國三同學學習自主權。(20200603)

一般一一般二一班三108新課綱上路,學生有越來越多的學習自主權,因此慈大附中特別為花蓮區應屆國三畢業生舉辦「半日高校生」體驗活動,邀請國三學子入校,探索高中國中大不同,也讓學生們當自己學習的主人。學生一進校園就感受到慈大附中依山傍海的開闊環境,對於學校完善的設備與優雅建築驚呼連連,紛紛拍照留念。在校園巡禮後,則是入班體驗慈大附中規劃完善的「學院制多元選修」課程,讓學生選課,體驗掌握自己學習自主權的樂趣。今日體驗的課程有「生物醫學實作」、「日語與日本文化」、「科學與生活」、「洄瀾山海」等四門涵蓋各領域的課程。

其中「日語」由慈濟大學賴芷葳教授授課,讓學生提早體驗大學生活,深入學習日語之美。而在「生物醫學」課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偵探情節劇般精準的指紋辨識技巧以及背後的科學邏輯。而校園內也可見「科學與生活」的孩子透過實作,利用紙飛機學習艱澀的流體力學,「洄瀾山海」的孩子們利用空間定向科技(GPS)在校園奔走,探索無垠的校園以及慈大附中豐富的生態。參訪的盧承宗以及陳奕冶同學則異口同聲表示這半天的體驗讓他們徹底扭轉了對慈大附中的印象,除了環境的寧靜自然以外,也感受到高中學生的熱情與活力,而課程中老師除了鉅細靡遺的指導外,也運用大量的實作和討論讓他們將知識融會貫通,不知不覺就上完了一堂課。這樣多元自主的高中生涯,也是他們所嚮往的。帶隊的吳姿嫻老師則感動地說,一進門就感受到慈大附中校園雖然寧靜典雅,但卻充滿著師生的活潑氣息。從課程中也看到慈大附中藉由豐富的資源連結來為孩子創造多元課程,每門課程又著重在孩子的探究與思辨,打開了孩子對於學習的廣度。吳老師除感謝慈大附中用心規劃以外,也給班上孩子今天認真的表現給了90分的高分,也希望有機會的話,還能再帶其他學生來體驗慈大附中的學習生活。

慈大護理系學生走入社區,進行衛教活動。(20200601)

一般一一般二一班三慈濟大學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今天由護理學系蔡娟秀老師帶著護理學系大學部,研究所以及花蓮女中的學生,到平和國中和國小進行防疫、安全用藥和地球永續衛教宣導活動。希望對於偏鄉學童健康促進與防疫,盡一份心力。本次的宣導活動,一反常見的知識宣導作法,以遊戲,機智問答等方式,讓學習更活潑,也讓大學的學生對於偏鄉需求與文化有進一步的體驗收穫。不同於往常的課室校外活動,此次活動配合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樞紐計畫,結合了花蓮女中的學生,一起設計適合偏鄉的健康促進與防疫課程,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教導國小一至四年級的小學童,還有七、 八以及九年級的健康咖啡館闖關活動等。

活動進行前,先由慈大學生自我介紹暖身,配合遊戲主題,大學生為自己取名為「普拿疼」、「撒隆巴斯」、「胃藥」等,馬上拉近與中學生們的距離。「藥丸可以磨成粉吃嗎?」「過期的藥可以丟到垃圾桶嗎?」「吃藥可以配牛奶嗎?」台上大學生一一詢問大家的想法,中學生們也很熱情的回應,而每一個答案背後都有一個原因。最有挑戰的是國小組,雖然學生年齡低,但是活動能力與反應都非常好,也讓大學生對於偏鄉孩童的求知慾,搶答不落人後的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護理系蔡娟秀老師表示,真正好的教導不是落落長的學問,而是要能把知識說成適合日常使用的技巧。學生透過這次的機會,走出學術象牙塔,走入社區,了解健康促進在學童心中的觀念與做法,打造不一樣的「聞聲救苦」的理解力,增強因材施教的衛教能力。此外,也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學童對於大學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喜愛,服務偏鄉成為慈大學生的動力,而這份動力也可以累積更多的社會力量,讓部落、社區更好。活動結束後,合作的國中、小教師群也對於慈濟大學走入社區發會專業所長的努力,給予高度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