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在夙昔 緬懷慈濟科技大學第一任校長楊思標

1989年9月17日慈濟護專創校開學典禮,自台大醫學院院長退休數年的楊思標校長,以70歲高齡披掛上陣,更以「代理校長」身分主持第一年校務。卸任後,仍致力於醫學,以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顧問,傳授年輕醫師判讀肺部X光片判讀、肺結核及肺癌研究、診斷與治療。

當時,台灣僅有12所護專,卻全在西部。證嚴法師表示,在花蓮設立護專,除了配合慈濟醫院的需求外,也請求教育部准予原住民學生的保障名額,希望能使東部少女學得一技之長,並提供公費方式(免繳學雜費、住宿費、膳食費,每月每人另有3000元助學金),以減輕經濟負擔,使家境清寒而有心向學者,能有就學的機會。

身為台灣胸腔內科知名權威學者,楊思標校長認為,醫護本為一家,所以,慈濟護專特別強調專業精神和「護德」的培養,提升「服務」的精神,加強「實現」的教育,更成為東部第一所護專的特殊教育方針。現任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郭漢崇教授回憶,當初聽說楊思標教授要來花蓮,擔任私立護專的校長,沒有人會相信。不過,這就是楊思標校長護持慈濟的心,令人感佩。

回憶當年護專創校時的難處,楊思標校長:「想找教師來這裏專任,也很缺喔!」為了彌補專任師資不足、強化醫療專業教育,慈濟醫院醫師們一根蠟燭兩頭燒,問診之餘也為護專同學傳授基礎課程。例如第一學期「生理病理學」的十五個單元,就由楊思標校長親自教授「細胞的組成與功能」,時任慈濟醫院曾文賓院長負責「血壓與循環」,陳英和醫師講述「免疫系統」,郭漢崇醫師教導「水與電解質的恆定」等。

在楊思標校長的努力,慈濟醫院醫師以及台大、國防醫學院等校的兼任教師鼎力相助下,終能使慈濟護專擁有高水準的專業教育,也開啟了慈濟教育志業代代相傳、教育英才的使命感。

線上教學新亮點 花蓮慈大附中跨科協同線上教學

「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延長到6月14日」面對嚴峻的疫情及延長的線上教學,慈大附中全體師長落實「停課不停學」的教育精神,用多元方式帶動線上學習,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要掌握天下事,並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觀念、嚴謹的態度面對停課。

教育部宣布停課當日,是花蓮慈大附中段考最後一日,面對學生考後興奮的情緒,如何讓學生們用正向請嚴肅的態度面對?教師們製作簡報,透過圖文的方式,以身教用愛引導,逐步引導學生思考疫情的嚴重性,了解停課的意義:是停止在課室內上課,但不會停止學習的腳步。

停課期間,慈大附中的老師們以導師時間開啟每天的線上學習,線上導師時間,不只是點名、做班級經營,老師們更利用這段時間關心學生的健康狀況,以靜思語跟學生們分享,安定學生的心、培養正向的心態,不僅讓學生能專注於一天線上學習,更藉以凝聚師生情感。

線上教學是教師們全新的授課模式,當學生長時間面對冰冷、生硬的電子產品,難免感到疲勞而分神,因此師長們須使出渾身解數,抓回學生的專注力!慈大附中國中部自然科教師劉原佑、國文科教師葉宜宣,嘗試在線上課程中進行跨科協同教學,輔以線上實境遊戲作為課程包裝,讓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目不轉睛。

劉原佑老師分享課程的源起:「線上課程的一大難點,是確保學生的專注度,因此有趣、吸睛的元素,就是抓住學生專注力的一大賣點,這次課程的主軸是國文課文<拍痰>,其中涵蓋了自然科『呼吸系統』的概念,透過創新發想,共識出利用故事線,來結合國文與自然二科的知識。」

葉宜宣老師分享課程的效果:「<拍痰>這篇課文,最主要是透過看護每日進行拍痰的工作,帶領學生思考外籍看護離鄉背井遭遇的困境,以及可能產生的心理狀態。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很難有所體會,利用角色扮演較容易帶入情境,學生必須聆聽醫師(由自然老師扮演)說明拍痰原理與其重要性,再進一步思考雇用看護與否的生命議題。」

利用跨科接力教學,老師們善用道具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在線上看得又驚又喜,透過故事帶入情境,學生在巧妙安排下,不知不覺認真地上完一堂國文課與自然課,且得以將課堂所學運用在真實生活中,用自然科的理性思維精準判斷事理,用國文科的感性思維引發對社會議題的同理。

科技,使師生距離更靠近,疫情嚴峻之際,慈大附中教學團隊秉持「停課不停學」的精神,積極創發課程,兼顧學習品質,在跨科協同教學中,展現線上教學新亮點!

了解病毒共同抗疫 慈大分享「新冠病毒大解密」

台灣疫情大爆發,是因為我們對新冠病毒降低了防備嗎?了解病毒的特性,讓我們可以保護自己,保護別人。慈濟大學人文處25日舉辦線上人文講座,邀請劉怡均校長分享由她創作的「新冠病毒大解密」繪本, 113位師生,以及慈懿會和校友等110人,分別透過google meet 或youtube觀看,其中還有小小粉絲與劉怡均校長線上面對面。

  線上分享會劉怡均校長提到去年開始爆發新冠肺炎時,一般民眾對病毒、核酸檢測,抗原等名詞都很陌生,因此經典雜誌邀請劉怡均校長撰寫相關的科普知識,甚至建議劉校長將文章延伸成繪本。當時劉校長覺得自己怎麼會寫童書繪本,因此婉拒了,但是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鼓勵她,科學論文只有幾百幾千人看,但好的繪本影響的是上百萬讀者。這是「新冠病毒大解密」繪本誕生的緣由。

「新冠病毒大解密」繪本以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圖文方式撰寫,介紹病毒的基本知識,去年出版後深受歡迎,最後還翻成英文版,慈誠懿德會也熱情助印,慈濟基金會更捐贈僑務委員會送到其他國家及海外僑校。

線上分享會上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參加,小朋友拿著書一頁一頁的跟著校長的導讀。劉怡均校長從「百冠王」的角色設計談起,讓大家更了解劉校長在製作繪本的用心,「百冠王」從原來的男科學家變成女科學家,在病毒的繪製上用鮮艷可愛的造型,打破一般人對科學家和病毒的刻版印象。並利用「百冠王」與小男孩的對話, 向大家介紹p3、p4實驗室,進入病毒的世界。

「外套膜」是什麼?為何用酒精或肥皂洗手可以消滅病毒?病毒那麼小,是誰發現的?人類的歷史上有哪些病毒引發的大流行?透過互動,劉怡均校長即時回答大家的問題。

小朋友問「有甚麼方法可以和病毒共生存?」劉怡均校長表示,病毒存活在地球的時間比人類更久,有些寄宿在野生動物,因為人類破壞了動物的家,甚至是抓野生動物,最後傳播到人類身上,大家與病毒和平共存的方法就是不要破壞自然生態,要愛護萬物,尊重生命。

劉怡均校長最後以科學研究的角度表示,疫情打亂了全球的步調,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研發疫苗如此快速,包括慈濟大學的師生也投入快篩試劑的研究。去年在國內疫情還沒這麼嚴重時,慈大和慈善基金會合作,提供了20萬快篩試劑到7個國家。根據國內傳染病防治法,目前只有在政府指定的篩檢站可以進行快篩,慈大也和廠商合作,提供抗原快篩試劑給慈濟醫院使用。

這場線上分享除了台灣的觀眾還包括馬來西亞校友等,參與的師生表示,校長這一堂課,從病毒的特性、種類到寄主傳播,很清楚地認識病毒,會更戒慎的做好防疫。

慈濟大學目前採分區或分流上班,很多同事彼此很久沒有見面,人文處劉議鍾主任表示,首次將人文講座以google meet的模式線上分享,效果非常好,大家能即時互動,彼此問好,因為疫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了,但更需要心靈彼此的關懷,未來會持續推出上運動、音樂、心靈等其他相關人文講座,希望能帶給大家安定的力量。

防疫學習兼顧 慈大線上教學延長至本學期結束

新冠疫情升溫,19日起全國提升為三級警戒,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再三呼籲民眾假日減少外出。慈濟大學防疫小組每日緊盯疫情變化,適時調整防疫措施,目前校園暫緩對外開放,不斷提醒師生就地上課,減少移動,全面改為線上授課,今(24)日決定全校遠距教學時間,將由原訂5/18至6/11日延長至本學期結束。

慈濟大學從疫情發生之初,一直以戒慎虔誠態度來面對,更是把疫情當做天地給予的大哉教育。因此不斷提醒師生務必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政策,做好個人健康管理。

雖然已全面改為線上授課,但目前仍有1500多位學生住在學生宿舍。花蓮目前仍是相對較安全的地方,學校也希望全校師生能共同守護,因此慈大學學生宿舍每天會進行人安點名,確保學生在宿舍人數,進出宿舍刷卡,並以熱感儀量測體溫,若有學生與確診足跡曾有重疊者,盡量安排一人一寢,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並追蹤其健康情形,也減少原同寢室友的疑慮。住宿生有任何身體不適,皆可告知學校,學校會協助安排自主健康管理寢室供同學居住。 宿舍內亦會請學生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一切防疫規定皆是以維持宿舍內人員安全為考量。

因應疫情變化,活動全面取消,課程全面改為線上授課,但這並不影響慈誠懿德會爸爸媽媽們對學生的關心,雖然無法回到慈大校園與孩子們相聚,但爸爸媽媽們善用科技與孩子們在空中相會,寄送愛心物資,關心不曾間斷。許多學生也會與慈誠懿德會爸媽彼此報平安、彼此叮嚀、彼此分享防疫正確訊息,希望大家一起共度疫情難關。

顏瑞鴻副校長表示,學校實施的措施一定會造成大家的不方便,但都是出於善意的防疫措施,也希望大家自律互相保護,時時刻刻戴口罩,減少外出,減少群聚,保護他人也是保護自己。而 因應疫情快速升溫,今(24)日也決定將遠距教學時間,延長至本學期結束,全校所有課程期末評量不採取實體考試,改以線上測驗或其他可評量方式進行。

深耕國際教育 臺南慈中大學申請入學表現亮眼

110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放榜,臺南慈中有107位同學錄取,共有28人錄取國立大學,17人錄取慈濟大學。今年個人申請入學錄取率達78%,加上繁星放榜的學生,總計本屆共149人錄取臺大、清大、成大、政大、陽明交通大學、中字輩等國立頂尖大學,全校師生都為他們感到高興。

從臺南慈濟高中國中部直升高中部的丁○倩同學,在此次學測作文,被大考中心列為全國佳文成為公開分享的範本。從高一就喜歡創作的她,很感謝師長的鼓勵,支持她不斷的創作,才能得到這份肯定。本次個人申請科系以中文系為目標,很開心能順利錄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也會為實踐自己的理想繼續努力。

在今年學測拿下大滿貫的張○竹同學,從臺南慈濟高中國小部、國中部到高中部一路直升的學生,在本次個人申請中錄取了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個學校,成績斐然。對於醫學與工程都有濃厚的興趣的她最後選擇陽明交大醫學系就讀,希望自己能夠有更多跨領域學習的機會。很感謝臺南慈濟高中師長的一路陪伴,讓他有一個專心讀書的好環境,期許未來將更精進自我,成為一位充滿愛心,救人濟世的大醫王。

臺南慈濟高中姚智化校長表示,本校秉持著發展全人教育的理念,感恩全體老師及家長對學校的支持,才能讓孩子在優良的環境下學習成長,今年臺南慈濟高中更與美國緬因州中央中學締結姊妹校,簽署雙聯學位,成為擁有美國雙聯學位合作的學校,未來就讀臺南慈濟高中就能有機會取得美國緬因州中央中學的高中畢業證書,歡迎有志成為國際頂尖人才的學生選擇就讀最國際化、最優質的臺南慈濟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