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大不同、尊重向前行~臺南慈中性別平等講座。(20200929)

臺南慈濟高中國小部於9月連續舉辦三場性別平等教育講座給低、中、高年級,讓小朋友學習正確的性別意識與價值觀,希望透過講座,破除男女性別刻板印象,了解自我身體自主權、身體界線並懂得正確互動的方式與相互尊重。「每個人的身體界線都一樣嗎?」、「兩人交往就一定要手牽手、擁抱、接吻,或進一步發生關係嗎?」、「只有肢體碰觸才是性騷擾嗎?」、「遇到性騷擾要怎麼辦呢?」高年級講座呂孟育心理師,透過不斷的提問、討論、新聞實務及動畫,一步步挑戰高年級同學對性別的刻板印象,讓每個人從中學到要相信直覺、表達拒絕、離開現場或尋求他人協助,才是尊重他人及自我保護的良方。做家事的一定是女生嗎?」、「卡車司機的一定是男生嗎?」、「男生不可以喜歡洋娃娃嗎?」低年級講座由學務處顏秀雯主任先用廣告破除學生對性別錯誤的意識形態,再運用小朋友都愛的動畫清楚明確的告知學生身體界線,引導學生每個人都可以自在做自己之外,也要學習尊重他人和我們的不同。

學習不碰觸他人身體隱私部位,守護自己的安全,但在醫生看診或基於緊急情況下,所產生的肢體接觸,並不構成性騷擾,中年級講座王姿嵐家防官從法規的實務情境,及校園可能發生的性騷擾動畫,告訴我們性騷擾不只是肢體接觸,有些是言語或行為的不對等也構成性騷擾法規的要件,所以男女都必須謹言慎行,不要輕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傷害。「男女大不同,尊重向前行」,因為男女大不同,世界才能如此多采多姿充滿樂趣,但也因為不同,會有許多誤會與衝突,這個世界是充滿衝突誤解的可怕地獄,還是豐富又有樂趣的溫暖天堂,關鍵就在「尊重」。低、中、高年級三場性別平等教育講座的講師,運用各種廣告、動畫、提問、討論及行動劇,為學生層層架構性別平等的具體樣貌,讓學生從破除性別刻板印象中,重構彼此尊重互惠的性別平等觀。

慈大原民社織情畫語活動,獻上教師節祝福。(20200928)

教師節這天學校如常上課,但慈濟大學辦公室氛圍不同於以往,飄揚著吉他伴奏的悠揚歌聲,原來是慈大TAKUBUWAN原民社的學生們,為了感恩學校的教師及行政同仁們平日辛勤的付出,所以特地選在教師節這天,辦理「織情畫語-教師節感恩傳情」活動。「因為有你們的照顧,我們才能開開心心在校園裏學習」原民社的同學說,同學們穿著自己的族服,背著吉他怯生生的走進行政辦公室,在簡單的介紹之後,就以族語歌謠「重點是」這首歌,向辦公室裡的老師及大哥哥大姐姐們表達感謝之意。在優美的歌聲結束後,還送上由社員們親手一線一線編織完成的太魯閣族織帶,藉由這項可能即將失傳的原住民手工藝品,表達最誠摯的祝福。

學務處同仁表示,在這個沒有放假的節日裡,以往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今天看到社團學生特地安排時間,用歌聲與特殊的織帶鑰匙圈給予祝福,真心覺得慈濟大學的學生真的不同於其他學校,「感恩」的心真的有落實在教育之中,內心充滿著暖暖的感動。看到同學們的貼心有禮,劉怡均校長很感動也很驕傲,更不忘關心同學們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及所提供支持是否足夠,也期許同學們能廣邀更多原住民同學來慈大就讀。TAKUBUWAN的同學們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送出自己的祝福,9月28到30日下午在校本部圖書館中庭辦理「織情畫語-教師節感恩傳情」活動,邀請全校的同學們透過織布與話語的情感傳遞,來表達對校內老師以及行政同仁的辛勞。活動中除了介紹織帶在太魯閣族所代表的意涵外,也教大家怎麼進行編織,並且將編織手作小卡片後,再將這份祝福分送學校的師長們。

慈科大舉辦2020「TEDxTCUST年會:集思講堂」。(20200926)

「TEDx Talks」YouTube頻道多達2,690萬人訂閱,觀看次數更高達48億次,主題包羅萬象,內容具啓發性及感染力,可謂風靡全球,影響力不容小覷。1984年創立的TED是美國一家非營利機構,從2002年起,邀請眾多傑出人士演講,包括動物保育人士珍‧古德、前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和前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等。2009年起推出TEDx計劃,授權由獨立社區、機構、組織等,以TED形式舉辦演講。今天慈濟科技大學舉辦2020「TEDxTCUST年會:集思講堂」,邀請五位講師分享影視紀錄、護理創新、科學神話、醫療義診、社會企業的見聞和感受,在短短18分鐘內,傳遞暖心、正能量、觸動你我的美善故事。五位講師分別是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長王淑芳、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研究部研究員兼副主任馮清榮、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特殊需求牙科主任李彝邦、幸福食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佳偉、大逆光影音製作紀錄片導演陳芝安。還有安排茶敘時間,讓聽眾能近距離與講者互動。而大愛電視台、慈濟大學媒體製作暨教學中心協助攝影、導播、燈光,並全程錄影再上傳至網路,讓更多人一睹為快。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表示,涵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社會公益的講座精華,帶來有正能量的經驗分享,是師生很好的學習機會。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校方在2016年取得TEDxTCUST授權後,善用平台資源,不斷傳遞美善,期許大家都獲益良多。身為牙醫師的李彝邦認為,義診就像「收集病人的笑容」,因為,病人展露的微笑就是最美的風景。紀錄片導演陳芝安以「一雙紀錄片的眼睛」為題,發現每個紀錄片主角都有屬於自己的終極目標。幸福食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佳偉自稱是「傳遞幸福的社企人」。為了改善偏鄉孩童的家庭與就學問題,規劃從短期的讓孩童三餐溫飽、補救教學、學得一技之長,到長期的創造在地工作機會、縮短城鄉差距,讓孩童能留在家鄉發展,親手改變弱勢的命運。擁有26年教育經驗的王淑芳,以「問問好知己.護理.護您」為題。身為護理教師,當學生面對挫敗時,也要展現同理心,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把經驗傳承給下一代。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研究部研究員兼副主任馮清榮以「神話與科學的距離」為題,馮清榮將女媧、普羅米修斯、亞當與夏娃等神話和科幻小說當作題材,結合分子生物學理論、生物科技知識,引導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與運作。

從理念到行動~慈大小市集環保消費愛地球。(20200925)

慈大推動在地小市集,今天邀請花蓮在地20多家農家到校內擺攤,強調「減塑消費、減碳消費」,消費者需自備環保餐具或環保袋,用友善的消費行為,來改變世界。如何用消費改變世界?慈大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表示,了解產品生產過程和理念,是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合作社推動一個月一次的在地小市集,市集的四項理念為「環境友善」、「減塑環保」、「蔬食減碳」、「誠實標示」。讓生產者和購買者可以面對面接觸和溝通,消費者從單純的購買進而可以和生產者互動,並了解生產方式以及生產者的理念等,支持有機、友善和土地永續。今舉辦「食在小市集」,市集銷售的物品內容,有新鮮的當季農產品、各式果乾菜乾、手作果醬、咖啡,還有各種蔬食小吃。透過事前宣傳,校內教職員工或是校外人士,大家都自備環保碗或是環保袋來逛市集。花蓮民眾溫女士是小市集的支持者,她表示已經來參加過好多次慈大的小市集,她覺得可以鼓勵年輕人創業,而這裡的東西都很簡單乾淨,平時也會去逛好市集等,與農家聊天可以增加很多對食物的知識。

「柚子只送不賣!」柚農張畬絜透過與合作社合作,今年柚子已經銷售一空,張畬絜表示剛開始從慣型農法轉型為有機,賣向不好找不到市場,幸好有慈大合作社協助銷售,而今年在合作社的協助下,柚子已經賣光,今天是特別來支持市集,只送不賣。慈濟大學自106年起,透過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以校內師生為主要社員,組成「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合作社產品主要來自花蓮小型農家,以實際購買的行動支持花蓮有機、友善環境農業,並協助花蓮小型農家及部落組成生產合作社,彼此對接形成在地循環經濟。「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發展至今逐漸發揮社會影響力,透過和供應農場的連結循環,到光復、萬榮、豐濱三地產銷班進行土壤永續教學等,並且開放學生到合作社學習。從106年營運至今,從第一級農產品、到加工品等與超過30家花蓮在地農家產品合作。「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認為,農夫專精於種植,而慈大提供一個平台行銷他們的產品,除了實體店面外,接下來合作社將串接在地農業形成聯盟,透過網路商店將花東的有機友善農產品分享給台灣民眾。

夢想的力量~慈大附中雙語班英語音樂劇驚豔全場。(20200923)

「This is amazing!」、「真的是專業又高水準的一場動人的舞台劇,慈大附中孩子太厲害了」絡繹不絕的讚嘆聲,慈大附中雙語班於慈濟大學大愛樓舉行的「英語世界中─夢想的力量Dreams Come True」英語音樂劇展演。因歷年的好口碑,開演前排隊人潮已湧現。演出期間驚嘆聲連連,不管是國中部或高中部的同學們,皆展現流利英文口說、自信的台風,帶領觀眾進入一幕幕精彩表演。李玲惠校長表示,慈大附中以培養世界級的人才為目標,語言能力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指標。為了成就孩子在英語學習的高峰經驗,慈中雙語班跨部別英文教師團隊再次聯手,結合課程教學,帶領孩子躍上大舞台。不管是國三雙語班自創英語音樂劇本的《追夢少女Dream Maker》,高二雙語班《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的經典音樂劇,以及國二雙語班的英文歌舞《Girls Like You》,都傳達了自信堅毅、樂觀開朗的青春特質,與慈中孩子們的形象不謀而合。慈大附中為有夢想的孩子創造圓夢舞台。英語戲劇籌備過程中,每位孩子同時兼具演員和幕後功能組兩項角色。負責道具組的謝怡庭同學提到,道具是一齣戲裡很重要的元素,而自己有能力在道具組裡發揮所長,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國三的黃冠蓉及黃映慈分享演出時雖然很緊張,但覺得這次演出是班上同學表現最好的一次,時時提醒自己要有自信,覺得自己進步很多。

看到孩子們精彩的演出,最感到驕傲的,是老師,更是家長。「完美演出,無懈可擊!」、「台風穩健不怯場,不管台前還是幕後都缺一不可,太厲害了。」家長們感動地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更在孩子們準備上台前就有人感動得流淚了。國二善解羅唯心媽媽提到,最近這段時間看到孩子們付出很多時間練習,看到他們在台上自信的展現真的引以為傲,覺得他們在這樣的環境學習英語是開心的。同學之間互助合作,相信這個英語劇一定為他們的中學生涯,留下最亮麗的一頁。「站上大舞台,成就大未來」,李玲惠校長喜見孩子的優異表現,讚嘆學生能以流利英語演出,自信唱跳。感恩所有成就這次展演活動的教師工作團隊,亦感謝家長們培育孩子們,讓教育適性揚才的夢想成真。慈大附中團隊用心耕耘,期許孩子們在長大之後,有自信的面對,藉由他們流利的外語能力,提升國際移動力,兼備溝通合作的能力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