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天下為公與大愛思想踐行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發表論文。(20200910)

今天慈濟科技大學與國父紀念館共同辦理「天下為公與大愛思想的踐行」學術研討會,邀請17校34名學者專家,共發表17篇論文。論文範圍涵蓋孫學、慈濟學、國家發展、非政府組織、大學社會責任等相關議題,藉由理論與實踐的對話,有更深入的研討。同時,慈科大圖書館的「慈濟世界專區」也正式揭幕,展現慈濟近30年來,援助海內外五大洲116個國家,多達6,762冊的國際賑災真實記錄等,讓師生養成慈悲胸懷、尊重生命的國際觀。慈科大羅文瑞校長表示,難得舉辦大型研討會,期許透過對話與研討,讓大家對孫學與慈濟學有更深入的瞭解。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創館48年來首度和慈科大合作。其實,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理念,與證嚴法師也有相似之處,都靠著思想和品德來感召有志之人跟隨,只是實踐的方式不同。花蓮縣政府張逸華秘書長表示,在人文公益、教育支持與發展,政府單位和學校已有多次合作經驗,期盼未來有更緊密的聯繫。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暨慈濟大學名譽校長王本榮執行長,以「從天下為公的博愛到天下一家的慈悲」為題分享。提到國父孫中山先生,印象中多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也就是儒家的「博愛」。慈濟說的是佛教的「大愛」。以慈濟眾所皆知的解剖醫學為例,跨單位、人文化的整合教學,再融入感恩、尊重、愛的精神,既展現大體老師利他的典範教育,又能涵養醫學生的人文情懷,內化至未來的行醫生涯。尤其,證嚴上人提倡的「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強調行經、非念經,讓慈濟人從「利他」中學會「度己」。17篇論文發表分別是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釋德傅助理教授的「證嚴上人大愛思想系論」、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洪泉湖教授的「從孫中山王道文化思想看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慈濟科技大學釋德慇講師、蔡裕美副教授的「締造美崙溪流域的慈善與人文足跡之探究」。慈濟科技大學全人教育中心李順民副教授的「從竹筒歲月到INGO─慈濟基金會的發展歷程初探」、慈濟科技大學全人教育中心陳翰霖副教授的「『大愛地球村』之環境永續發展理念在技專校院的教學踐行經驗」等。評論人包含東吳大學政治學系謝政諭教授、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系主任劉煥雲副教授、台灣首府大學溫明麗榮譽講座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葉高樹教授、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何振盛教授、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李秀如副教授、通識教育中心胡朝景副教授、護理學系蔡娟秀副教授、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學務長閔宇經副教授、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洪泉湖教授、大漢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學務長陳翁平副教授、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所特聘教授兼社會責任辦公室孫煒主任、慈科大人文室謝麗華主任、全人教育中心程君顒副教授、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復教授。